近日,全球首條 18.3 米螺旋、直縫雙工藝新能源焊管生產線暨新能源管材制造項目在中油寶世順(秦皇島)鋼管有限公司正式竣工投產。該項目填補了國內新能源焊管領域的空白,將為我國氫能、二氧化碳等新能源輸送和重大能源項目管道建設提供強有力支撐。市委副書記、市長丁偉出席項目竣工投產儀式并致辭。市領導樊海濤、焦大偉,開發區領導蘇景文、高靜宇出席活動。

新能源管材制造項目是國家工信部和中國石油掛牌的重點建設項目,是落實國家 " 雙碳 " 戰略和中國石油新能源規劃部署、有效應對經營環境變化、搶抓戰略發展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和持續推進產業布局優化產品結構調整的關鍵舉措。
據了解,新能源管材制造項目由中國石油寶雞石油鋼管公司投資,由中國石油寶雞石油鋼管公司全資子公司中油寶世順(秦皇島)鋼管有限公司建設,利用現有螺旋工廠廠房對原螺旋預精焊生產線進行改造升級,建成了世界首條螺旋、直縫雙工藝焊管生產線。該項目于 2022 年 9 月 21 日啟動設備基礎施工,2023 年 6 月 15 日完成主要設備安裝,實現國內首根 18 米 JCO 成型工藝埋弧焊接鋼管成功下線。項目從開工建設到建成投產,僅用時 14 個月,較正常建設周期提前了 10 個月,創造了 " 開發區速度 "。目前,項目生產線開始進行小批量鋼管生產。
該項目生產線首次在焊管領域采用 " 兩頭一尾 " 直縫、螺旋雙工藝的創新工藝布局,實現了直縫焊管、螺旋焊管兩種工藝柔性切換,可以靈活應對新能源市場和傳統油氣輸送市場的需求。生產線是目前國內首個可以生產兩種工藝 18.3 米鋼管的生產線,產品更加符合客戶對管道安全性和施工效率提升的要求,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的空白。相對于傳統的 12 米鋼管,采用 18 米長鋼管的對接環焊縫數量將下降 31%,不僅可以極大提升輸送管線的本質安全性能,而且工程施工效率也會提升 33%,大大降低了項目建設成本。
據介紹,按照新能源管材需求設計,新的生產線可生產管徑 355 至 1422 毫米,壁厚 6.4 至 58.8 毫米,鋼級 Q235 至 X100,長度 9 米至 18.3 米,最小徑厚比 17.5 的各種管材,可以焊接低碳微合金、耐蝕合金、雙金屬復合等多種板材,適應范圍廣,可以滿足氫能、二氧化碳等各類新能源管材以及油氣輸送、隔水管、LNG 輸送等多種需求。并首次在生產線大量使用了設備集控、3D 數字工廠、18.3 米模片式結構成型機等新技術,大大提升了設備、物流、能源、安防等方面的 " 數智化 " 能力,為行業數智化焊管生產線建設起到了引領作用。
作為秦皇島重大裝備制造業龍頭企業之一,中油寶世順(秦皇島)鋼管有限公司擁有國內先進的大口徑直縫埋弧焊管生產線、預精焊螺旋埋弧焊管生產線、彎管生產線、鋼管防腐生產線等多條生產線,焊管采用的多絲埋弧焊工藝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目前,為西氣東輸、中俄東線、蒙西天然氣等國內重大管線提供優質鋼管 400 余萬噸,對外出口鋼管近 100 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