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市場開始萌芽,也給摸索中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思路。
8月初,北京氫燃料電池汽車碳減排項目正式啟動,這也成為全國首個可進入碳市場交易的氫能碳減排項目。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次立項意味著燃料電池汽車碳交易將正式進入歷史舞臺。
什么是碳交易?氫燃料電池汽車碳減排立項對整個氫車產業來說意味著什么?目前國內有哪些氫能企業在布局碳交易?本文將結合碳交易出臺的背景來解讀引入碳交易對于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的影響。
碳交易市場是怎么誕生的?
說起“碳“,一般人會聯想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而溫室氣體的排放過量則會引起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氣候危機。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減少碳排放因此成為全球共識。
既然減少碳排放很重要,那么減少碳排放又如何跟碳交易相關聯呢?
這個問題解釋起來也不復雜,大家都知道減碳很重要,但是事不關己,當沒有觸及到切身利益的時候,沒有人真的會為減碳去真正行動。要讓減碳成為一項持續的行動,就必須與商業相關聯,讓真正從事減碳事業的企業、單位和個人從中受益,這樣才能減碳事業才能持續下去。
事實上,目前技術減少碳排放已經比較成熟了,例如可以通過阻止二氧化碳的產生、碳捕捉利用及封存等技術手段來實現減少碳排放。然而,由于技術和商業化程度的限制,企業需要承擔額外成本,這就大大限制了企業減碳的動力。在這樣的背景下,碳交易也就應運而生了。
碳交易指的是碳排放權的交易,它實質上是由政府確定碳排放總量目標,再給排放主體限定一個碳排放配額(即碳排放權),排放主體因實際經營情況的調整導致碳排放配額的余缺,需要到市場上對碳配額進行自由買賣交易即為碳交易。
碳交易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緣分”
既然已經弄清楚了碳交易誕生的背景和原理,那么碳交易又是如何跟氫燃料電池汽車扯上關系呢?
碳中和目標下,氫能憑借其清潔能源的屬性在深度脫碳過程中將發揮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那么,如何提升企業參與的積極性?引入碳交易機制就是一項很好的舉措。以氫能在交通領域的應用為例,把氫能汽車的減排效果轉化為可以被出售或應用于企業碳中和計劃中的碳信用 ,使氫能汽車的減排效果得到認可。
氫燃料電池汽車和碳交易都屬于新事物,要想把碳交易機制引入氫燃料電池汽車上,就必須創造可以借鑒和參考的標準和辦法。
今年3月,全球首個氫燃料電池汽車碳減排方法學已于今年在德國柏林召開的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執行理事會第117次會議上獲得審批通過,正式成為清潔發展機制第101個小方法學。該方法學填補了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碳減排方法學的空白。
而率先提出“雙碳“目標的中國在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碳交易方面行動迅速。
今年4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了《北京氫燃料電池汽車碳減排方法學》,這是我國首個面向氫能領域的碳市場方法學,為推動碳減排提供了指導。該方法學規定了如何對京津冀范圍內的氫燃料電池汽車進行檢測,搜集里程、速度、載貨量/載客量及氫燃料消耗等相關數據,對標基準線燃油車碳排放量,核算氫車碳減排量。
8月3日,全國首個氫能碳減排交易項目——“碳惠氫能-北京氫燃料電池汽車碳減排項目”在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正式啟動,該項目7月立項,一個月就完成了從立項到啟動的中間工作,可見對氫車碳減排的重視。
顯然,北京氫燃料電池汽車碳減排項目作為國內首個可進入碳市場交易的氫能碳減排項目,為交通領域的碳減排樹立了典型案例,也是氫能產業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的一次重要實踐。
目前這件事對于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化的作用尚未真正顯現出來,不過參考純電動汽車市場的新能源積分制度,積分不夠的傳統燃油車企業在購買積分的壓力下不得不向純電動和混合動力轉型。
氫燃料電池汽車引入碳交易能否復制純電動汽車的新能源積分制度的成功路徑還不得而知,但是北京氫燃料電池汽車碳減排項目的啟動為產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考樣本,如果真能給運營方和車企帶來收益,那么對于促進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的擴大無疑是一件好事。
中國氫能企業的碳減排、碳交易行動
對于企業而言,加入碳減排行動,可以為企業實現能源轉型提供強力抓手,同時,也可通過碳交易提升應用燃料電池汽車的經濟效益,開展碳資產管理優化企業資產配置,這些都將為企業降本增效、創新轉型帶來新的空間。
在國家雙碳目標的號召下,一些加快向低碳轉型升級的能源企業已經把目光瞄向了“碳交易”這個潛在的市場,美錦能源就是國內前瞻性布局碳減排和碳交易的先鋒企業之一。
早在2021年,雙碳戰役的開啟之年,美錦能源就率先展開集團內部碳核查及制定內部碳中和實施方案,并主導聯合多方力量成立碳資產運營公司及推動國內首個氫燃料減排核算方法學研究。同年9月,美錦能源正式成立美錦碳資產運營有限公司(下稱“美錦碳資產”),開展碳資產運營管理工作,協助公司內部及其他公司梳理碳排放源,并提供降碳減排方案等。
除了推動內部的碳減排改革,美錦能源在為行業降碳盡一份力,旗下美錦碳資產公司可為焦化和交通兩大行業提供針對性的碳資產集約化管理、運營、交易及咨詢服務,其在上海環境交易所設立了碳交易賬戶。
在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進行碳交易的嘗試上,美錦能源旗下飛馳科技通過聚集多方專業力量,加速打造能夠與客戶進行碳交易的專業平臺和系統。在氫車運營方面,飛馳科技累計推廣各類氫燃料電池汽車近2000輛,累計安全運行總里程近一億公里,在交通領域累計減少約7.9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排放。
在燃料電池企業中,重塑集團算是積極布局碳交易的佼佼者。現階段,重塑科技不僅積極參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碳減排方法學的開發認證,還與中石化等企業在碳交易體系建設、碳金融研究等達成戰略合作,通過新路徑、新模式助力國家雙碳戰略目標達成。
作為全球首個氫燃料電池汽車碳減排方法學的牽頭發起方,重塑集團攜手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中石化資本、國內碳減排服務提供商環保橋共同開發完成的該方法學,為推進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碳交易打下堅實基礎。
總體而言,當前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碳交易項目還處在探索的初級階段,國內一些先鋒企業正在不斷努力推進完善中。可以預見,建立較為完善的清潔氫認證、碳排放核算方法體系、碳交易機制等創新制度體系,將會有效助力氫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