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鵬飛集團第二批百輛氫能重卡投運儀式在山西孝義舉行。這批氫能重卡是東風特汽研發的第二代49噸氫能牽引車,車輛性能得到了全面升級。

具體來看,本次交付的氫能重卡,搭載鯤華科技135kW燃料電池系統,配備6個385升Ⅲ型氫瓶,整備質量11.4噸,續駛里程可達650公里。
值得注意的是,鯤華科技繼2022年為鵬飛集團首批百輛氫能重卡提供燃料電池系統后,再次與鵬飛在氫能重卡領域完成大批量訂單合作。首批搭載鯤華科技燃料電池系統的氫能重卡車隊在2022年11月交付后,于2023年初正式投運,目前總里程已突破800萬公里,單車平均里程8萬公里,單車最高里程超過10萬公里。
當前,“雙碳”目標的穩步推進,重卡、攪拌車等工程車輛有望率先實現氫燃料電池動力的轉型。無論是從政策的傾斜,還是實際產銷量的表現來看,氫能重卡已經成為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化推廣的關鍵突破口。

數據顯示,2023年1—11月,國內燃料電池汽車上牌銷量達到5219輛,同比增長39%。其中,燃料電池重卡銷量2644輛,占比超過50%。
頂層設計、政策利好疊加,助推產業平穩快速發展,氫燃料重卡正在密集亮相。然而,新領域在產業發展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
一、加強跨省氫網規劃。現階段,氫能重卡已測試完成并積累了豐富運行經驗和數據,步入了走出城市邁向跨省運輸的新階段,這直接催生了軟硬件配套新需求。如跨省氫能重卡相關道路規劃、加氫站位置擺放規劃、氫能重卡維修養護中心布局、制氫企業落地等。
二、直面市場洗牌挑戰。2020年,財政部、工信部等5部門發布了《關于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的通知》,明確了以獎代補政策,鼓勵企業購置氫能重卡,各地也紛紛出臺獎勵政策,加大支持力度。窗口期結束后,氫能重卡生產企業將面臨行業洗牌調整。
三、堅持為產業降成本。氫能重卡屬于氫能應用端,運營中最大的成本是產業上游的氫能提取生產。其高額成本,也是影響氫能產業發展的關鍵。破題之策是企業通過技術創新與產業化、規模化應用,不斷降低氫能產品價格,以此激活龐大市場。
重型卡車“氫”裝上路,隨著核心零部件量產,成本有望快速下降。圍繞氫能汽車的上下游產業鏈,形成集群優勢后,產業鏈協同將帶來生產的高效與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