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25屆海創周的重點活動之一,氫能源制造業創新中心揭牌儀式在開幕式上成功舉行。該中心落戶于英歌石科學城,將集聚氫能全鏈條研發能力,高水平建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和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加快推動“四鏈”深度融合,助力全市產業鏈協同發展,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大連氫能產業新名片,為全市能源結構清潔轉型、氫能產業發展壯大、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金玉奇和市委常委、副市長邱寶林共同為中心揭牌。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所長李先鋒發布氫能源制造業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建設情況,并向國內外氫能領域研發創新團隊和企業發出邀請。
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制造業創新中心是國家落實《中國制造2025》、貫徹制造強國戰略的重要依托。大連市氫能產業基礎良好,坐擁能源催化轉化全國重點實驗室等近20個高水平技術創新平臺,集聚氫能領域重點人才團隊20余支,覆蓋氫全鏈條企業創新主體40余家,出臺《大連市氫能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擁有40余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大連英歌石科學城具有技術創新策源能力和現代化空間保障,創建氫能源制造業創新中心正當其時、恰逢其勢。
據了解,創新中心將按照“政府引導,院士牽頭、企業主體、市場導向、聯盟支撐”的總體思路,聚力技術研發端、應用場景端、組織運營端“三元主體”支持,著力構建“四鏈條、兩平臺、一基地、多園區”,即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與資金鏈深度融合;搭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和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統籌推進“一批”氫產業中試基地建設,助力全市打造新能源產業“一區、兩園、兩基地”發展格局。
創新中心將有效整合資源,推動產業鏈協同發展,突出行政屬性、聯盟屬性、市場屬性、研究屬性和轉化孵化屬性,科學推動資源和要素有效配置,深化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促進科技成果本地轉化和產業化,聚焦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發展方向,錨定交通領域和能源領域,加速氫能產業基礎研究、應用開發、成果轉化、產業化全鏈條貫通,加快重點產業鏈培育,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
創新中心將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探索“聯盟+公司”發展模式,持續推進各項工作常態化、長效化,強化項目支撐,積極落地重點項目,努力探索科研機構、企業、高校等各類創新主體的協同聯動,以及公共平臺和創新資源的共享,實現行動協同、資源整合、技術共享。
建設氫能源制造業創新中心不僅是落實國家戰略、落實省市重要工作部署的實際行動,也是強化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引擎、豐富英歌石科學城建設內涵、搶灘未來產業風口、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舉措,將為全市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