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集團在氫能產業布局再下一城。7月10日,集團能源化工平臺中集安瑞科旗下企業中集氫能中標內蒙古華電包頭市達茂旗制氫項目儲氫設施 EPC。據了解,該項目為內蒙古首個中壓球罐儲氫項目,也是今年以來內蒙古首個進行氫氣球罐招標的綠氫項目,預計2023年第四季度交付,建成后將成為國內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制氫示范標桿項目。
中集安瑞科執行董事兼總裁楊曉虎表示,中集安瑞科將以先進可靠的儲氫技術和專業高效的施工團隊,為華電內蒙古綠氫項目提供全面的儲氫解決方案和技術支持,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和運營,全力打造內蒙古首座大型綠氫儲存球罐群。
據了解,內蒙古煤炭資源與新能源資源豐富,不僅內蒙古煤炭產量約占全國1/4 ,而且風能、太陽能資源以及氫能資源豐富。目前全區已獲批的37個綠氫項目合計投資額超過1600億元,規劃合計65萬噸產能,今年將全面開工,并形成產能2萬噸左右,向綠氫產業大區邁出第一步。而中集氫能具備中低壓儲氫球罐、全壓式氨氫球罐等多種儲氫球罐建造技術和項目經驗,已具備10000m?中壓氫氣球罐的建造能力,滿足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的大規模儲氫需求。
本次中集氫能所中標的包頭儲氫設施EPC項目系內蒙古自治區首批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制綠氫示范項目之一,位于達茂旗巴潤工業園區,總裝機容量達20萬千瓦。其中,建設風電12萬千瓦、光伏8萬千瓦,風光發電量的80%以上用于制氫,預計年產綠氫7800噸。中集氫能氨氫事業部承擔該項目綠氫儲存環節的全套規劃、設計和建設工作,包括6臺1500m?的氫氣球罐等核心設備的制造安裝,以及項目所需的液氮罐、汽化器等設備配套。項目建成后,將為綠氫一體化綜合項目的儲氫環節打造應用示范。
行業數據顯示,今年綠氫項目加速落地,上半年近20個綠氫項目進行電解槽招標,規模超1100MW,有16個風光氫儲一體化項目開工,對應氫氣年產能約30萬噸,此外已有2個萬噸級以上綠氫項目投產,在此帶動下儲氫球罐需求有望爆發。
中集集團也在加碼氫能在內的清潔能源業務。
在6月28日中集集團年度股東大會上,中集集團總裁、中集安瑞科董事長高翔介紹,目前中集集團正在制定五年戰略規劃,預計將在第三季度發布,清潔能源的業務比重將有望比現階段再抬升。
在清潔能源板塊,中集集團圍繞天然氣、氫能、儲能、海上風電等領域布局,今年上半年穩步發展。其中,受益于氫能儲運裝備和加氫站設備及工程業務市場需求增加,去年中集氫能相關業務錄得收入4.4億元,同比增長151.4%。
氫能產業鏈分為上游制氫、中游儲運氫及下游氫能應用,而儲運環節有望率先受益于氫能市場爆發,成本占比約三到四成,相關環節的標準和技術壁壘在逐步攻克。
今年6月,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等單位聯合起草的國家標準《車用壓縮氫氣塑料內膽碳纖維全纏繞氣瓶》發布,并將于2024年6月1日正式實施,將為Ⅳ型儲氫瓶推廣掃除標準障礙。
相比傳統儲氫瓶內膽多為金屬材料,不適合長期儲存,Ⅳ型儲氫瓶內膽采用塑料等復合材料,耐滲透性和耐熱性較好,具有更優異的抗氫脆腐蝕性、更輕的質量,以及更高質量儲氫密度和循環壽命。
高翔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介紹,中集安瑞科也參與起草了上述國標,相比Ⅲ型儲氫瓶,Ⅳ型儲氫瓶儲氫量達到70兆帕,瓶體質量更輕,將大幅替代現有Ⅲ型儲氫瓶市場。中集集團也已經聯手挪威Hexagon在國內推廣IV型儲氫瓶,雙方合資公司預計今年將生產出Ⅳ型儲氫瓶,產能規模將達年產10萬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