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優巨先進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更新上市申請審核動態為第2輪審核問詢函,距離創業板IPO再進一步。本次擬募資6.5億元,其中4.5億用于年產1.6萬噸特種工程塑料復合改性項目建設。
優巨新材的主營產品是特種工程塑料聚芳醚砜及上游關鍵原料,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21年公司營收3.3億,凈利潤5721萬,凈利率17.1%,比PEEK的盈利能力差許多。
據悉,在IPO前夕,公司還完成過一輪對賭融資,投前估值為21.11億元,相比一年前暴漲3倍多,可見該材料還是很熱門。
聚砜(PSU)是國家“十四五”計劃重點發展的特種工程塑料之一。目前商業化較為成熟的品種有雙酚A型聚砜(PSF/PSU)、聚亞苯基砜(PPSU)和聚醚砜(PES/PESU)。優巨新材同時具備這三種產品(含樹脂和改性料)。
聚砜材料處于金字塔尖
材料特點
聚砜良好的機械性能和耐熱性能是來于主鏈上的砜基、亞芳基提供了剛性,同時醚基又提供了適當的柔性,使其有良好的韌性,便于加工,此外聚砜有較低的介電常數和介電損耗,這讓它在寬廣的頻率范圍內保持穩定。
此外還有耐水解、耐酸堿、耐輻射、耐腐蝕、低發煙、低吸濕、不易燃、抗蠕變、高尺寸穩定性、無毒性等優勢。
三類聚砜材料特性概覽
數據來源:CNKI,基業常青
聚砜應用
聚砜常被用于制造薄膜、纖維、復合材料等,在醫療器械、電子、汽車、食品餐具、航空航天等領域有廣泛應用。
如醫療用的血漿分離、血液透析、蛋白質吸收、牙科等相關器械,食品領域的嬰幼兒奶瓶、榨汁機、咖啡機等,電子領域的傳感器、插頭插座連接器、中繼器、芯片載體等,汽車領域的大燈燈圈、霧燈反射器、油泵等零部件。
此外,還被開發出用于宇航服面罩、消防頭盔、機艙內飾面板、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季銨鹽的堿性膜)、海水淡化膜等眾多領域。
圖片來源:優巨招股書
合成技術與市場格局
盡管聚砜問世已久,但一直被索爾維、巴斯夫、住友化學等國外化工巨頭技術壟斷,其中一個原因是掌握了核心原料雙酚S,而優巨新材掌握了這門技術。
此外,雙酚S還可以用于顯色劑用于熱敏紙的生產。
雙酚S工藝流程
來源:優巨招股書
近年來聚砜市場需求不斷攀升,但索爾維和巴斯夫長期占據中國聚砜市場八成以上的市場份額,甚至曾一度國產化率不足5%。
經過多年技術發展和積累,我國的優巨新材、浩然特塑、津蘭特聚、吉大特塑、沃特股份、帕斯砜、江西金海新能源、華昌聚合、金發科技、浙江鵬孚隆、山東富海、大連聚砜等也不斷拓展聚砜產能,其中優巨截至 2021 年末實際產能 4315 噸。
隨著頭部幾家企業突破萬噸產能,加上生物醫藥、燃料電池、新能源汽車、電子電氣快速發展,不斷拉升聚砜的需求,未來聚砜產業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