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內車載氫系統所有產品技術與國外產品不存在代差,國產品牌憑借響應速度快,開發迭代速度快,供貨周期短等優勢,市占率大幅提升,70MPa產品也逐步走向成熟。” 神通新能源聯合創始人孫明民在2022高工氫電年會上的演講中指出。
在本屆年會,孫明民發表了“氫用閥門的挑戰與突破口”的主題演講。他表示,國產品牌正憑借上述優勢搶占車載氫系統閥門市場,今年神通新能源相比去年在出貨量上翻了十幾倍。但隨著應用案例和客戶反饋的積累,神通新能源也發現了當前國內車載氫系統市場的諸多挑戰,希望能聯合產業鏈各環節的企業共同解決這些問題。
首先是技術快速迭代,但各類廠商協同性不高的問題。神通新能源根據今年的產品客訴情況發現,大部分的問題歸咎到根本是閥門廠家對氫系統和動力系統的實際需求理解不夠透徹,以及終端如何加氫、如何用車了解不透徹,由此引發重復的技術問題反饋。
“有時候客戶說產品按照這個方法調試完了,但交付過程沒有溝通清楚又重新回來調試,這是我們今年遇到的最多的一個情況。”孫明民表示。
第二個是氫系統復雜度過高帶來的成本高、漏點風險大等問題。目前氫系統的復雜度仍然過高,一條管路增加的成本大約是幾百元,閥門和管路成本以及相應的安裝成本已經關乎到整車降本;且管路越多,閥門越多,漏點就越多,氫系統的安全性下降,在車輛的大規模應用中就需要大量的人員到現場進行維護。
第三是場景和技術路線的多元化提出了多元化的閥門需求。逐步興起的固態儲氫、自行車、無人機等場景,對閥門的需求各不相同,有些追求極低的成本,有些追求更高的性能,有些則是要求極低的重量,閥門廠家需要更好的了解客戶實際訴求,開發相應的產品,并配套不同的供應商體系、過程管控體系。
第四是閥門行業乃至整個氫用行業存在的標準缺失問題。具體可劃分為四個方面:1、除了核心閥門外,很多管閥件的標準仍然缺失,比如核心的安全部件溢流閥;2、加氫站、電堆用閥門的標準尚不健全;3、很多標準對材質、試驗要求等提出了要求,但對產品核心性能要求不夠清晰;4、標準與標準之前存在沖突,標準與實際用戶需求存在沖突。
孫明民舉例說道,以減壓閥為例,由于現有的規范參考過于空泛,客戶按照實際的需求給過來的是完全不同的大綱,匹配需求需要大量重復的模擬測試,有些甚至與標準沖突。
“面對這些困難,我們覺得當前的閥門行業需要向夯實技術、集成化和模塊化、強化過程監管、加大產能建設等方面努力。”孫明民表示。具體做法包括:
1.夯實技術基礎:面對多元化的市場需求,技術積淀至關重要,仿制不是長久之計;
2、促進技術交流:產品開發和迭代不能只面向氫系統,要面向動力系統廠商、主機廠、乃至一線的司機和用戶,聽取他們的聲音;
3、集成化和模塊化:集成化和模塊化是大勢所趨,越精簡的系統,越通用的模塊,帶來的是更可靠的產品和更低的成本;
4、強化過程監管:氫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第一位的,閥門是氫系統最易發生故障的部位,存在大量單點失效點,必須加強過程管控;
5、產能建設:隨著市場的整體爆發,以及氫用閥門的國產化趨勢,產能需求會大幅增長,以國內情況而言代工可行性較低,必須建設自主可控的規模化生產線。
神通新能源由航天科技集團技術團隊及江蘇神通(002438)共同出資成立,專業從事精密閥門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依托強大的設計能力、工藝能力、制造能力,力爭為客戶提供性能優越、質量可靠的閥門產品,推動國內氫能產業化發展。
公司產品線豐富,涵蓋車載儲供氫系統&動力系統、制、儲、運、加氫系統、機車&無人機系統等。瓶口閥、瓶口減壓組合閥、組合減壓閥、電磁閥、單向閥、針閥等核心閥門均已取得資質,解決了高壓密封/結構設計、氫氣的“腐蝕性”、車載系統環境適應性等問題,廣泛應用于各類氫系統、加氫站、航空航天等領域。車載氫系統產品實現全自主研發,并且已經取證進入批產階段,公司市場占有率逐步提高。
目前神通新能源具有4000m²生產車間,1500m²萬級及以上潔凈間,高精度生產設備100余臺,大型測試臺10套,年產能100萬套高精尖閥門,且具備輪廓儀、振動臺、水壓試驗機、高低溫箱等測試設備,為產品性能保駕護航。
下一步,神通新能源將與國內氫能企業緊密合作,以氫能為契機,以質優價廉的閥門產品推動氫能產業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