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8日,對于國家電投集團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氫科技”)來說,注定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這一天,國氫科技與11家新引入投資方完成了45億元的B輪融資簽約,投后估值達130億元,并一舉打破三項紀錄——完成了國內氫能行業迄今為止單輪融資規模最大的股權融資,成為國內氫能行業目前估值最高的獨角獸企業,國家電投首個獨角獸企業也由此誕生。
培育打造獨角獸企業,是國家電投加速推進“2035一流戰略”,加快推動新興產業規模化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以戰略為引領助推行穩致遠、市場化改革激發企業活力、協同創新構建商業模式……通過為國氫科技量身定制獨角獸“成長方案”,國家電投在氫能領域闖出了一片更為廣闊的空間,也為實現新興產業大發展積蓄了強勁力量。
戰略引領助推發展行穩致遠
氫能產業興盛于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在中國仍處起步階段,技術基礎薄弱、投入風險高。
放眼我國豐富的可再生能源和綠電制氫優勢,國家電投擁有大力布局氫能產業的內在動力。然而,面對這一傳統發電業務以外的新興產業領域,究竟是選擇課題申報等待科研資助還是企業化運作走市場化創新之路?以市場化為導向謀求良性可持續發展,國家電投堅定地選擇了后者。
明晰戰略是立身之本。國家電投將氫能作為戰略性產業加以培育,從能源線和產品線兩方面統籌全產業鏈發展,致力于成為我國氫能產業技術和設備開發商、綠色氫能供應商和氫能生態系統集成商。
以戰略目標為引領,2017年5月,國家電投在央企中率先成立首家氫能專業化子公司——國氫科技。瞄準氫能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和自主化發力攻堅,堅持走核心技術自主化的新路子。
為大力發展氫能產業,國家電投黨組書記、董事長錢智民多次主持召開氫能產業工作專題會議,產品技術研發、產品應用推廣、產業發展協同……對于氫能產業發展中的每一個重難點問題,錢智民董事長親自謀劃、親自部署。
聚焦戰略,久久為功。立足于能源、產品雙線并舉,自研核心技術的獨特使命,國氫科技成立5年來,持續深耕核心技術與創新產品開發,贏得了一次次核心技術的突破和行業的領先優勢。
——打通了氫能領域自主可控創新鏈,構建了燃料電池和PEM制氫產業全自主化技術鏈,實現產業鏈技術水平國內一流。
——聚焦氫能產業“制、用”兩大關鍵環節,全面打造多元、系列化燃料電池和PEM制氫產品,具備自主化、高性能、量產低成本的產業化推廣優勢。
——加速在北京、寧波、武漢、長春、佛山、濟南等地建設氫能研發與高端制造一體化產業基地,全面推進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及產業化能力提升。
追逐價值、創造價值是資本投資背后的基本邏輯。2020年,國氫科技在公司尚未有實質性營收和利潤的情況下,A輪股權融資估值就已實現數十倍的增長。此后的A+輪融資、B輪融資,都在印證著資本市場對企業產業價值和未來發展前景的充分認可和肯定。
放活授權充分激發創新活力
氫能產業競爭激烈,極具不確定性和挑戰性。著眼于為國氫科技體制機制賦能,國家電投以新一輪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為契機,動真碰硬、松綁放權,推動企業制定了一攬子綜合性、系統性改革舉措,不斷釋放員工干事創業創新活力。
在經理層,國氫科技率先成為國家電投系統內第一家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的二級子公司,職業經理人由國氫科技董事會聘任及考核,個人績效不達標的將實行市場化退出,徹底打破了國企經營層干部身份的窠臼。
身處技術密集型的前瞻性科技行業,國氫科技基于公司發展、行業地位和引才留才需要,薪酬分配向中堅力量、科研一線傾斜,同崗級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收入拉開了差距。
2022年,國家電投印發實施《國氫科技治理管控方案》,為企業量身定制了一套支持政策體系。《方案》進一步厘清與國家電投權責界面,優化完善負面清單,健全完善薪酬激勵體系,為鞏固落實改革成果夯實制度基礎。
“國氫科技作為國家電投布局氫能產業的創新平臺,既是國內第一家專業從事氫能的央企二級單位,也是國家‘科改示范行動’唯一的氫能企業。”國家電投黨組成員、總會計師陳西表示,“通過‘一企一策’定制支持政策,進一步落實了體制機制改革舉措和成效,推動國氫科技成為國內氫能行業領軍企業。”
創新商業模式協同發力
對于處在市場起步期的氫能產業而言,探索構建具有廣闊盈利前景的商業模式絕非易事。著眼于打破國氫科技氫燃料電池和PEM制氫產品在氫能市場單兵作戰的發展格局,國家電投提出了發展綠色氫能、構建“電-氫”能源體系的戰略發展思路,并將綠電制氫作為首批六個方向的新興產業加以大力發展,充分發揮產業協同效應,形成氫能產業發展的協同作戰優勢。
為打開上游PEM制氫設備的應用市場,國家電投以示范項目為引領,加速市場開發。2022年10月26日,國家電投大安風光制綠氫合成氨一體化示范項目正式啟動。以新能源制氫為發展方向,該項目實施風光消納規模制氫、工業領域規模用氫等“六大工程”,將極大帶動國氫科技制氫裝備規模化發展。
在下游氫燃料電池的應用端,隨著多個省市紛紛出臺氫能發展規劃,國家電投以應用平臺建設為示范引領,加快推動氫能交通平臺應用推廣。2022年11月,國家電投正式印發《綠能零碳交通指引》,為國氫科技進一步開拓終端應用市場增添動力。
“從上游的綠電制氫到下游氫燃料電池應用,通過發揮國家電投協同效應,國氫科技形成了產業發展的良性互動。”國氫科技黨委委員、總經濟師王勐表示。
國氫科技B輪融資的完成是里程碑式的節點,更是企業實現競爭力攀升的新起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氫能將是未來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氫能賽道上,我們即將迎來下一個巨大的產業風口。”國氫科技黨委書記、董事長李連榮在B輪融資簽約儀式上表示。
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的新興產業賽道上,以打造培育獨角獸為抓手走好市場化創新發展之路作用重大、意義非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創新為本,融合為魂,國家電投這方舞臺上必將綻放出更多未來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