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國家科技部高技術中心組織召開由國家能源集團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大規模風/光互補制氫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項目綜合績效評價會議。評審專家組聽取了項目負責人匯報,觀看了視頻演示,審閱了相關文檔和資料,經質詢和討論,認為項目高質量完成了任務書規定的研究內容,達到了預期目標和考核指標要求,一致同意通過項目驗收。
該項目由國家能源集團牽頭,實施期為2019——2022年,下設5個課題,分別由同濟大學、中國電科院、蘇州競立以及集團公司下屬低碳院、新能源公司等單位承擔,并由國電電力、新能源公司在張家口開展工程示范,服務綠色冬奧。歷時三年科研攻關,項目團隊取得如下成果——
突破了“寬波動電解制氫、低壓大電流直流變換、快速加氫及多能源監控保護”等多項關鍵技術;
開發了最大的單臺產氫量1200Nm3/h電解槽、全球功率最大的5.7MWDC-DC直流制氫電源、國內首個70MPa移動加氫站等一系列重要裝備;
建立了國內首套氫氣“制儲加運”一體化監控平臺;
建成了全球容量最大的8MW風光耦合可再生能源制氫加氫示范工程;
成功構建了從系統優化集成、關鍵裝備設計制造、全環節綜合監控與安全防護的風光耦合制氫全鏈條技術體系;
項目實施為北京冬奧會提高了綠氫供應保障,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張家口市政府專門發來感謝信。
項目申請發明專利64項,參與制定國家標準4項,行業和地方標準1項,授權軟著3項,發表學術論文53篇,掌握了掌握一批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培養了一批氫能專業人才。項目取得的研究成果對于進一步推廣風光可再生能源制氫、促進新能源規?;{、推動“雙碳”目標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圖源國家能源集團
近年來,國家能源集團積極打造面向全國的綠色氫能供應鏈,在能源金三角、環渤海等區域規劃部署八個氫能基地,初步形成“兩橫一縱”大規模綠色氫能供應網絡。
在氫能技術研發方面,國家能源集團以綠色氫能關鍵領域應用為引領,持續加大氫能整體技術集成應用,相繼實現加氫機、壓縮機、液氫泵等重要技術裝備突破,推動創新鏈和產業鏈緊密協同。
在氫能發展模式方面,國家能源集團國華投資(氫能公司)在業界率先構建“風光氫儲融一體化”模式,實現一體耦合、風光帶氫、氫促風光、產融結合的深度協同。
國家能源集團在氫能源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提出了“技術儲備、項目示范、對外合作”發展思路,有序培育氫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該公司正在加快布局從制氫到加氫站的氫能利用全產業鏈。2022年,國家能源集團大力發展氫能,具體如下所示。
2022年國家能源集團氫能布局動態,全球氫能整理
當前,國家能源集團正在積極進行能源轉型,探索氫能與煤、電、煤化工產業耦合發展,推進氫能產業鏈一體化發展,助力我國早日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