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天都在協調處理項目上的事,力爭今年10月一期項目竣工驗收。”近日,東方電氣氫能(成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亮在接受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目前東方氫能產業園項目建設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預計年底能夠滿足部分企業的入駐需求”。
日前印發的《成都市實施產業建圈強鏈行動2022年工作要點》提出,在綠色低碳產業方面,打造東方氫能產業園、成都西部氫能產業園、成都氫谷等產業地標,加快建設成渝綠色“氫走廊”和成都30分鐘加氫服務網絡。
陳亮道出了東方氫能產業園的建設目標——西部首座氫能高端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園區。他透露,園區將打造氫能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構建燃料電池及制氫、儲氫、加氫、氫能綜合利用企業集群,一體建設氫能科技創新中心、制造中心、科普中心、運維服務及大數據中心和應用示范中心。
填補西部空白
氫燃料電池汽車儲氫罐將實現本地檢測
東方氫能產業園由東方電氣旗下東方鍋爐、東方國際投資、東方氫能共同投資建設,將打造成東方電氣的氫能總部。項目占地面積87畝,建筑面積達10萬平方米,分兩期建設,一期項目于去年12月正式開工建設,建筑面積達3.5萬平方米。
“國家市場監管技術創新中心(氫儲運加注裝備)郫都基地也會落戶園區,由我們公司與東方鍋爐、四川省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共建。”陳亮說。
未來,這個國家級的技術創新中心會有哪些全新功能呢?據了解,氫燃料電池汽車使用到一定年限后,須對儲氫罐進行安全檢測。“我們投建的氣態儲運氫裝備檢驗檢測線,將打破西部氫燃料電池汽車檢測依賴沿海地區專業機構的窘境。隨著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普及,我們也會為本地車輛就近提供專業檢測服務。”陳亮說。
此外,東方氫能產業園投用后,還將為東方電氣的氫燃料電池公司提供產品生產空間。“目前,郫都區許多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的電池來自東方電氣的氫燃料電池公司,公司目前氫燃料電池產能1000套/年,預計未來會形成每年10000套產能。”陳亮表示,根據測算,未來預計能形成70億元的產值。
布局多個載體
招引一批“專精特新”入園形成產業互補
氫能產業領域一個趨勢是,業內對長壽命、大功率的氫燃料電池需求激增。東方氫能產業園布局了四川省燃料電池重點實驗室,目前該實驗室研發團隊已達60余人,正在圍繞氫燃料電池進行技術攻堅。
“業內需要性能更優的臨氫環境下的工藝、設備,這就需要不斷開展技術測試。”東方鍋爐相關負責人介紹,園區內會建設制氫、加氫一體示范站,將對一些最新的工藝和臨氫材料進行技術驗證。
一個與氫能相關的大數據中心也會落地該園區。陳亮介紹,屆時大數據中心將匯聚川內行駛的氫燃料電池車相關數據,比如,汽車的行駛狀態、設備運行狀態等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采集,專業分析人員會對氫燃料汽車的整體運行情況進行分析,了解加氫站的設備使用情況,“這將給氫能產業的技術創新、運營管理提供決策參考,幫助有關部門優化氫能產業布局。”
按照規劃,整個園區建成后能滿足上千人入駐辦公,預計今年12月部分企業將入駐。目前,東方氫能產業園運營團隊已經招引到產業鏈上的“硬核伙伴”入園——四川省特檢院、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國富氫能、勢加透博、東德實業等氫能行業企業和機構已同東方電氣簽訂入園協議。
實際上,通過園區建設和運營,一條清晰的氫能產業鏈逐漸凸顯。
隨著一批“專精特新”入園,各企業將發揮各自在氣體檢測、氣瓶檢測、加氫設備制造、空氣循環泵制造等領域的優勢,與東方鍋爐在關鍵材料、關鍵零部件間形成產業互補,在成都打造出更完善的氫能產業鏈。
與此同時,東方鍋爐還將通過校企合作模式,將園區打造成氫能領域研發及技能人才學習實踐的平臺,開展定制化人才培養。
此外,東方氫能產業園未來還會為大眾提供一個全面科普氫能的載體,通過現場講解和設備操作,提升大家的科學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