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法規政策
1.河南新鄉發布氫能中長期規劃
1月28日,河南新鄉市人民政府印發《新鄉市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2—2035年)》。新鄉市氫能產業規劃分為近期(2022—2025年)、中期(2026—2030年)和遠期(2031—2035年)三個實施階段。從規劃看,新鄉市非常關注氫儲能電站的建設,并將其寫入了規劃中。建設可再生氫儲能示范基地的底氣來自于新鄉市的地理優勢:依托豫北乃至華北—華中地區風光資源優勢,以及衛輝、輝縣土地、水源等資源優勢,持續配套開發氫儲能及抽水蓄能,形成區域氫能樞紐節點。
2.山西著力打造氫能高地!
近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官網發布了《山西省碳達峰實施方案》,其中氫能方面指出:打造氫能高地。加強氫能發展頂層設計,系統謀劃氫能產業重點發展方向、區域布局和關鍵技術突破,分層次、分階段逐步實施,有序推進氫能產業布局的落地和關鍵技術突破。謀劃布局氫能產業化應用示范項目,統籌推進氫能“制儲輸加用”全鏈條發展。
3.上海不斷拓展氫能應用場景
1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印發《上海市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的通知。本方案在氫能方面指出: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加大氫能制、儲、運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拓展氫能應用場景。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商業性示范應用,開展氫能在非道路移動機械場景應用的可行性研究,推進相關標準制定。探索氫、氨等新能源在遠洋船舶中的應用。開展氫燃料電池示范應用和可再生能源現場制氫儲氫試點示范工程。
B、行業大勢
1.江蘇常州重獎1億元 全力打造新能源之都
1月28日,江蘇常州市委、市政府召開新春 " 第一會 ":新能源之都建設推進大會。大會上,常州新能源全產業鏈生態圖譜和《常州市推進新能源之都建設政策措施》重磅發布,向全球頭部企業發出邀請。并對技術創新提出新的獎勵措施,其中對獲得國家和省立項的重大科技、產業公共創新平臺,最高獎勵1億元、5000萬元。
2.國內首例孤網運行海水制氫示范項目開工
1月28日,大連市普蘭店區舉行海水制氫產業一體化示范項目暨區2023年第一批項目開工儀式。示范項目分期建設,一期投資約8億元,建設100兆瓦灘涂光伏、60兆瓦制氫,計劃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建成投產,形成年發電量1.37億千瓦時綠電和年產2000噸的新能源綠氫產能。

3.我國首條量產級和標準化綠氫電極產線在成都投產
1月29日,記者從位于彭州的“成都氫谷”獲悉,中國第一條量產級和標準化綠氫電極產線在成都高分子新材料產業功能區投產,標志著成都氫源制備關鍵材料取得重大突破。據悉,此次投產的堿液電極(JA系列)是上海莒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工廠的首款產品,具有高電流密度、低能耗、室溫啟動的特性。該產品電流密度最高可達11000A/㎡,產氫能力提升3倍,綜合能耗降低10%以上,解決了堿液制氫相對運營成本過高的問題。
4.天津港落地氫能新能源重卡新應用場景
1月28日上午,往返于天津港與河北旭陽能源有限公司之間鐘擺運輸線上的27輛氫能重卡發車,標志著天津港至河北定州氫能重卡示范應用場景正式啟動,這是自2021年天津市首次落地氫燃料電池新能源集疏運模式后在天津港的再次應用,為天津港拓寬了清潔、綠色公路疏港通道能級,持續放大減污降碳協同效能。
C、企業動態
1.唐鋒能源完成近3億元C輪融資
上海唐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已于近期完成近3億元的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金浦智能、高瓴創投等多家機構共同投資完成,光速中國于2021年完成了對唐鋒能源的B輪領投。
2.陽光電源氫能公司增資擴股,5626.8萬元!
1月18日,陽光電源發布公告顯示,為促進氫能業務的發展,陽光電源以及公司部分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擬出資設立合肥元熙氫蔚新能源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并同時擬對全資子公司陽光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實施增資擴股。
D、國際視野
1.Nikola Motor創立氫能品牌HYLA
HYLA是Nikola Motor公司能源產品的新品牌,負責生產、分銷和分配氫氣,為其零排放卡車提供燃料。美國的五個地點已被指定開發每天最多300公噸的氫氣。長期以來,尼古拉Nikola的戰略是將其氫基礎設施解決方案推向市場,以補充其電動卡車,最好是燃料電池,但也可提供電池。現在公司有了自己的名字,HYLA。
2.Arcadis投資7.5億美元實施荷蘭氫網絡
荷蘭咨詢公司Arcadis正在制定一項計劃,在荷蘭各地推出價值7.5億美元的高壓氫網絡。氫氣基礎設施將在其長度的85%左右依賴天然氣管道。該項目將成為連接荷蘭五個主要工業區的網絡的一部分:Noord、IJmond、Rijnmond、Zeeland和Limburg,并與Zuidwending和鄰國的儲氫設施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