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發展改革委、江西省能源局聯合印發《江西省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3-2035年)》提出:著力建設以“九江-南昌-吉安-贛州”為軸線的“贛鄱氫經濟走廊”,貫通鏈接內部、融入周邊的氫經濟主動脈,北面融入長江經濟帶,南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帶動東西兩翼各地結合自身優勢積極發展氫能相關產業,形成全省氫能產業大局協調、分區集聚、多元共生的發展格局和產業生態體系,打造“氫清江西”綠色發展新動能。

國開聯產業鏈咨詢負責人指出,在碳達峰碳中和戰略成為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共識的大背景下,作為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安全的重要產業支撐,氫能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成為各國、各地區的重要戰略選項之一。在“氫清江西”戰略的總體框架下,《規劃》圍繞“三類項目”和“四類應用”做出了詳細部署。
一、積極落地氫能裝備產能,推動“四類項目”建設
圍繞省內外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和氫能應用市場需要,積極引進和發展氫能裝備制造產業。
積極發揮省內工業優勢,發展堿性電解槽、儲氫長管、儲氫瓶(罐)和小功率氫燃料電池等氫能成熟裝備制造。
加強氫燃料電池龍頭企業招商引資,落地氫燃料電池以及電堆、雙極板等核心部件、關鍵材料生產項目,快速壯大氫能產業總體規模。
加大力度培育本土氫能裝備制造優勢企業,進一步增強制氫電解槽、儲氫容器和儲氫合金材料的制造能力,著力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強化產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
加快布局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和燃料電池乘用車、物流車、特種作業車整車制造項目,積極推進氫動力船舶制造項目。
重點部署以下“四類”項目建設:
一是 副產氫綜合利用項目
積極推進九江濂溪區化纖工業基地、吉安新干工業園工業副產氫和萍鄉旭陽焦玻焦爐煤氣綜合利用項目,加強工業副產氫提純、壓縮、充裝設施建設,提高工業副產氫利用率。
二是 可再生能源制氫和多種清潔制氫項目
以贛州、吉安等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規劃項目集中的區域為重點,推進一批可再生能源水電解制氫項目。探索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就近制氫、就地利用。在農林生物質廢棄物資源豐富的區域,因地制宜開展多種生物質資源制氫試點示范項目。
三是 氫儲運和加注設施
以南昌、九江為重點,在環鄱陽湖區域利用符合條件的加油站、加氣站,建設一批日加氫能力500公斤到1000公斤的綜合能源站,同步加強氫氣儲運配套設施建設。依托九江港建設長江流域綠色甲醇、合成氨等綜合集散貿易基地。在吉安市大型物流園開展公鐵聯用輸氫示范運營,逐步探索氫儲運由低壓到高壓、由氣態到多相態、由近距離到中遠距離的運輸。
四是 氫能裝備制造項目
建設吉安氫能裝備制造高地,依托井岡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打造“先進氫能裝備產業園”,加快落地氫儲能四元材料、氫燃料電池金屬雙極板電堆生產線落戶。以南昌市汽車產業為基礎,引進氫燃料相關配套產業,開展氫燃料電池整車研制。支持九江、鷹潭引進氫氣儲運設備、加氫裝備和氫能發電設備研發和制造項目。加快九江氫能船舶研究和應用。支持南昌大學共青城光氫儲技術研究院研發培育氫燃料電池核心材料與部件制造產業。
二、穩妥探索氫能示范應用,聚焦“三大領域”氫能應用
國開聯產業鏈咨詢部負責人指出,在推動省內氫能產業示范應用以促進產業經濟本地化發展方面,《規劃》圍繞“三大領域”做出了具體部署,分別就“電力、交通和工業”三大領域的氫能應用進行戰略安排。
一是 重點引導電力領域試點應用
實施“氫企燎原”計劃,鼓勵有實力的能源企業在贛搭建氫能產業投資平臺,重點開展氫能在電力領域應用試點和投資,積極推廣試點成效,促成贛鄱大地氫能燎原之勢。重點促進可再生能源與氫能相互支撐、高效發展相關應用。結合新能源規模化發展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鼓勵開展“氫電耦合”和氫儲能等示范應用,發揮氫能在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電網調峰等方面的作用。開展“新能源+氫能”專項試點,引導建設一批與風電、光伏發電配套的“氫電耦合”綜合利用示范項目,培育一批具有相關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和工程建設能力的本土骨干企業。鼓勵在通信基站、數據中心、鐵路通信站點、電網變電站等基礎設施場所使用氫能作為應急備用電源,提升設備供電可靠性。因地制宜布局氫燃料電池分布式發電和熱電聯供設施,推動在有需求、有條件的區域開展“冷、熱、電、氫”多能融合互補利用示范,提升終端能源效率和低碳化水平。
二是 有序推進交通領域示范應用
有序開展氫燃料電池車輛示范應用。鼓勵新增城市公交、環衛車和中重型貨運車輛使用氫能。鼓勵有條件的風景旅游區、會展中心等使用氫能接駁客車,探索在工礦區、港口、物流園、重點產業區示范應用其他類型的氫動力作業車輛,支持以氫能和其他清潔能源利用為重點打造氫能示范小鎮、產業園等。支持氫燃料電池和氫燃料混合動力在軌道交通、船舶領域應用。鼓勵依托現有航空產業基礎開展氫動力在航空器、無人機領域示范應用。支持吉安、九江、南昌等城市結合本地及周邊區域氫能產業建設情況,與省內外有關城市合作申報國家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示范城市群。
三是 逐步探索工業領域替代應用
以化工、冶金、煉化等高耗能行業為重點,探索利用氫能替代化石能源提供高品質熱源,有效擴大工業領域能源消費清潔替代,實現產業再電氣化和深度脫碳。鼓勵基于可再生能源和綠氫的“零碳新工業”“零碳產業園”建設。支持現有用氫較為集中的石化、化工項目有序實施CCS“藍氫”和可再生能源“綠氫”替代,支持合成氨、合成甲醇等傳統化工企業新增電解水制氫裝置或新建綠氫化工項目,實現綠色化工示范。探索建設氣基還原工廠進行氫能煉鋼,降低傳統冶金工藝中碳還原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
氫能是一種來源豐富、清潔低碳、靈活高效、應用廣泛的二次能源,可以與電能、熱能等異質能源品種系統融合、互聯互補,是清潔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氫能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