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積極開展制氫加氫一體站建設實踐的基礎上,大連自貿片區正式發布《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大連片區(保稅區)制氫加氫一體站技術規范》。據了解,這是該領域的全國首個技術規范,將對大連自貿片區構建制氫、加氫、儲氫、用氫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模式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近年來,大連自貿片區將氫能列為重要產業發展方向,制定出臺氫能產業發展五年規劃,建設氫能產業園,為氫能產業搭建豐富的應用場景,區域能源供應補給系統更加完善。
為進一步降低企業制氫成本,促進轄區氫能產業加快發展,大連自貿片區全力支持企業探索非化工園區制氫加氫一體站建設,并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幫助企業解決站內制氫準入難題和商業運營面臨的問題。在實踐中發現,甲醇制氫裝置可直接生產出滿足燃料電池車使用的氫氣,并且投資低、建設周期短、原料來源穩定且價格較低。
為促進這一裝置建設試用,片區聯合專業機構研究制定了制氫加氫一體站技術規范,并與大連市標準院有限公司合作,借鑒地方標準的制定程序,完成該技術標準的發布實施。
在該技術規范的指導下,中石化北方能源(大連)有限公司大連盛港加氫分布式甲醇制氫系統近日完成調試,并成功產出純度99.999%的高純氫氣,實現了制、儲、加、運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這也是我國首個分布式甲醇制氫加氫一體站。該站為現場制氫提供了先行樣板,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先進經驗。截至目前,中石化北方能源(大連)有限公司已建成2座加氫站,計劃今年再建6座綜合加氫站,進一步豐富氫能場景應用。

該技術規范對制氫加氫一體站選址及站內布置、工藝系統技術要求、安全設施、安全管理、采暖通風和安裝及驗收等都進行了明確要求,進一步提升了制氫加氫一體站的安全保障。隨著我國制氫加氫一體站的逐步發展,大連自貿片區在這一領域的技術規范制定與建設實踐,將促進相關領域國家標準的制定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