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動內蒙古由化石能源大區向清潔能源大區轉變,切實擔起保障能源安全責任,做大做強呼包鄂通四大風光氫儲全產業鏈裝備制造基地,努力在新能源領域再造一個“工業內蒙古”。2月7日,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副局長陳錚在“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3年內蒙古將過以下政策方面的支持來繼續做好現代能源經濟。

一是落實好能源保供各項任務,繼續支持煤炭優質產能釋放,加快核增產能煤礦手續辦理,在產煤礦總產能穩定在13億噸左右。
二是抓住新能源發展歷史機遇,全力推動新能源加快開發和全產業鏈建設。在抓新能源開發建設方面,主要做好新能源開發建設與消納利用。對納入相關規劃的新能源配套送出工程項目開辟綠色審批通道,加快推進第一批2020萬千瓦、第二批1188萬千瓦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建成并網,推動第三批1170萬千瓦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開工建設;加快開展蒙西至京津冀、庫布齊至中東部、賀蘭山至中東部、烏蘭布和至華北4個沙戈荒大基地項目前期工作。
繼續支持源網荷儲、火電靈活性改造、工業園區綠色供電、風光制氫、全額自發自用、燃煤自備電廠可再生能源替代等六類市場化項目建設,多方位多角度解決新能源消納問題,推動新能源項目建得更快,綠電送得更多、用得更好。
此外,對于光伏治沙、采煤沉陷區治理、礦區生態治理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國家試點示范及鄉村振興相關項目以及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符合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定位、產業鏈配套的重大示范項目,按要求配建一定規模的保障性新能源項目予以支持。
在抓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發展方面,將按照“空間分離、時間同步”的原則,配合協同自治區工信廳等部門,統籌推進新能源開發與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發展。
重點圍繞風電、光伏、氫能和儲能裝備4條產業鏈建設,接斷點、補短板、強弱項,進一步提升風電、光伏裝備的整建制配套能力,補上氫儲裝備鏈條上的空白,優先支持新能源開發與新能源裝備制造一體化項目建設,支持新能源開發建設企業就近采購新能源裝備,做大做強呼包鄂通四大風光氫儲全產業鏈裝備制造基地,努力在新能源領域再造一個“工業內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