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山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山西省生態環境廳印發《山西省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其中提到:
重點任務
(四)推動產業結構綠色轉型
推動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推動鋼鐵、建材、焦化、化工、裝備制造等行業協同耦合發展,引導煤電材、煤焦化氫、鋼焦化氫等一體化高效循環發展。推動特鋼材料、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風電裝備、氫能、鋁鎂精深加工、光伏、現代醫藥、第三代半導體、合成生物等重點產業建鏈、延鏈、補鏈、強鏈,發揮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作用,引領產業鏈上下游低碳發展,打造一批縱向關聯、橫向耦合、綜合競爭力強的優勢產業鏈。
(五)推進能源消費綠色升級
加大能源消費結構調整力度。充分發揮山西省焦爐煤氣富氫及高爐富一氧化碳優勢,積極發展氫能和甲醇經濟,加快構建清潔低碳的工業領域能源消費結構。
(七)促進資源節約高效利用
推進原材料清潔低碳替代。依托鋼焦化氫聯產優勢,打造多元制氫體系。
(八)提速綠色低碳科技創新
關鍵核心技術推動低碳轉型。圍繞基礎元器件和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等實施一批節能降碳研究項目,突破一批高效儲能、能源電子、氫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關鍵技術,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高速發展。
開展重點行業升級改造示范。聚焦鋼鐵、建材、焦化、化工、有色金屬等重點用能行業,積極開展富氫氣體冶煉、氫能替代、可再生能源電力替代、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低碳零碳技術示范工程。加大在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應用上的投資力度,在綠色氫能與可再生能源應用、新型儲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領域,實施一批降碳效果突出、帶動性強的重大工程,全面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環節、關鍵產品的低碳創新能力。
重大行動
(十)重點行業達峰行動
鋼鐵。延伸特鋼材料“特鋼-零部件-整機裝備”產業鏈和“鋼-焦-化-氫”氫能產業鏈等重點產業鏈條,提升高性能特種鋼、長壽命、耐腐蝕耐磨等產品占比,推動高爐富氫(或純氫)冶煉、非高爐富氫(或純氫)冶煉等工藝技術推廣應用。到2030年,富氫碳循環高爐冶煉、氫基豎爐直接還原鐵、碳捕集利用等技術取得突破應用,短流程煉鋼占比達10%以上。
化工。推進低碳技術研究,加快甲醇制乙醇酸甲酯、非光氣法制異氰酸酯等技術開發應用,推動中低溫熱解技術、合成氣一步法制烯烴、綠氫與煤化工項目耦合等前沿技術開發應用。
(十一)綠色低碳產品供給提升行動
加大交通運輸領域綠色低碳產品供給。加快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和氫能產業鏈建設,圍繞“車用原材料-零部件-系統總成-整車-配套基礎設施”產業鏈,打造動力電池負極材料、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大功率快速充電設備、短距離電動重卡及乘用車等高水準特色產品,有序推動氫燃料重卡生產、氫燃料電池生產、氫能關鍵零部件制造,助力交通運輸領域綠色低碳產品供給。推廣使用低碳運輸裝備,提高城市公交、出租汽車、郵政快遞、環衛、城市物流配送等公共服務領域清潔能源、新能源汽車比例,鼓勵購買新能源私家車,開展短距離電動重卡、氫燃料汽車研發及示范應用。到2030年,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40%左右,乘用車和商用車新車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分別比2020年下降25%和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