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10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以“聚力行穩 蓄勢新程”為主題的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嘉定舉辦。連續舉辦12屆來,中國汽車論壇已經成為了國內頂級高端汽車論壇,被譽為中國汽車領域的“達沃斯”論壇,也是每年汽車領域最受關注的盛會。
其中,一場圍繞“求索氫能與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話題探討在此展開。作為中國汽車論壇的主題論壇之一,氫能行業的精英們齊聚于此,共話行業新形勢,共商發展新舉措。在論壇上,捷氫科技副總經理侯中軍博士發表主題演講,為現場嘉賓帶來了捷氫科技對于燃料電池產業化發展的新思考。
2025年或迎拐點
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與此同時,我國燃料電池示范城市群也在落地推進中。“頂層規劃的明確,示范城市群開啟,讓燃料電池汽車的產業化發展站上了新的起點。”侯中軍表示。
在示范應用的推動下,2025年氫燃料電池汽車會迎來拐點,中國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0萬輛。
此外,示范運營將帶動全產業鏈的協同發展,實際應用中的歷練將促進技術向上突破,運營模式不斷完善。“行業發展將更加青睞自主掌握電堆及核心部件關鍵技術的企業。”他表示,到了2025年后,氫能與燃料電池行業進入后政策時代,產業鏈的價值頂端將集中于綠氫制取和電堆核心技術兩大領域。
2025這個拐點還在于核心技術的進一步提升。目前,捷氫科技燃料電池系統和電堆一級零部件100%國產化,已實現燃料電池電堆核心部件雙極板、膜電極的國產化,并在持續推進膜電極核心材料的量產國產化替代應用工作。“十四五期間,需要持續提升國產基礎材料的性能,并逐步提升應用規模促進成本降低。同時,膜電極及核心材料的生產設備國產化工作也要推進,任重而道遠。”
翻開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在國家戰略、政策支持和行業共同發展的背景下,捷氫科技也翻開了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論壇中,侯中軍向與會嘉賓展現了捷氫科技在燃料電池關鍵核心技術方面的自主創新能力。“從材料、單電池、短電堆,長電堆,到燃料電池系統,再到動力系統,捷氫科技擁有強大的研發、測試能力;同時,從膜電極,到電堆,再到燃料電池系統,捷氫科技擁有全方位的生產能力。”
技術向內深耕,產品向上生長。目前,捷氫科技已經打造出了具有階梯式功率等級的系列化產品,為匹配不同車型提供最優方案,涵蓋道路用車和非道路用車,從30kW左右的叉車,到160+kW的重卡,實現了氫燃料電池車的多元化覆蓋。
隨著示范應用的不斷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應用場景也豐富了起來。捷氫科技探索出了包括商務出行、企業通勤、生鮮配送、快遞配送、物流運輸、煤礦運輸、倉儲搬運等在內的多元化應該用場景。搭載捷氫科技燃料電池系統的乘用車、公交客車、團體客車、輕中重型物流車等,都已經實實在在地跑在了路上,燃料電池汽車正離我們越來越近。
會上,嘉定氫能產業聯盟正式啟動。“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落地,不僅僅產品能用,而且要用戶愿意用它。從無到有,從能用到愿意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捷氫科技將依托產業聯盟,與聯盟成員一起擁抱產業變革、能源變革,賦能上海氫能產業鏈集群建設,攜手行業伙伴共享氫能產業發展盛宴。“希望通過這些努力,能與產業鏈的合作伙伴共同推進燃料電池汽車的商業化落地。”侯中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