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日益嚴重,政府和企業對環保和減排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燃料電池作為一種零排放、低噪音的能源轉換技術,具有顯著的環保優勢,因此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在推動“雙碳”目標的背景下,我國五大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的建設正在加速推進。政府對燃料電池產業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斷加大,上海、福建、廣東等地都出臺了相應的政策來鼓勵和支持這一產業的發展。目前,有41座城市被納入五大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計劃推廣燃料電池汽車超過3.5萬輛,建設超過500座加氫站。
隨著燃料電池汽車的密集投放和氫能產業鏈的逐步完善,燃料電池市場得到了進一步推動,企業的積極性和熱情也持續高漲。今年下半年,燃料電池企業繼續積極擴產和示范應用項目,不斷推出新項目。
今年以來,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氫藍時代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燃料電池企業均發布了投擴產項目的消息。這些項目的總投資已經超過200億元,而且項目地點也逐漸從五大示范城市群擴展到非示范城市。
7月28日,江蘇清能新能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與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正式簽署了項目投資合作協議,并成功舉行了5000臺大功率燃料電池、1000套制氫加氫關鍵裝備及零部件項目的開工儀式。這個項目的建設完成后,將填補伊金霍洛旗在大功率燃料電池電堆、PEM電解制氫和加氫關鍵裝備領域的空白。
9月21日,布爾津縣人民政府與上海上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達成了氫燃料電池項目戰略合作框架的簽約儀式。這一項目的實施,將大力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喀納斯景區-禾木景區區間交通運輸等領域的示范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非示范城市進行的項目主要集中在風光能源豐富的地區。燃料電池項目的落地將會有效消納當地的風光資源,減少能源運輸成本,實現高效利用。這也反映出非示范城市正積極利用自身區位優勢,發展燃料電池相關產業。
當前,國內燃料電池產能正在急劇擴張,而隨著產能的擴張和技術進步,燃料電池的效率和可靠性有了顯著提高,制造成本也持續降低。這將進一步推動燃料電池市場的拓展和普及,為綠色環保出行方式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業內人士指出,在技術降本的大背景下,隨著燃料電池系統和氫能儲運系統的批量化生產帶來的成本降低,以及燃油車使用成本的增加,氫燃料電池車輛有望實現與燃油車全生命周期成本相當。
另一方面,今年純電動和混動新能源汽車的購置補貼被取消,但燃料電池汽車仍然享有高額補貼政策。成本降低和高補貼兩個因素的疊加,將進一步調動購買需求,促進燃料電池汽車市場的發展。
受疫情影響減弱和市場淡季結束的影響,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產業鏈逐漸得到恢復。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1-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35.2萬輛和72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3.9%和37.8%,市場占有率達到30.4%。其中,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均為0.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9.8%和54%
在燃料電池汽車產銷量增長和燃料電池市場回暖的影響下,許多企業選擇通過融資來獲得發展資金。
繼年初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后,江蘇德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慕帆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等燃料電池相關企業也在進行融資,以用于產線建設和產品研發。
10月18日,貴研鉑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貴研鉑業關于全資子公司投資設立貴研新能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及同步實施創新項目跟投的公告》。貴金屬實驗室計劃投資2000萬元設立貴研新能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業務是研發、制造和銷售與氫能及燃料電池相關的貴金屬催化材料以及環境污染治理催化材料。
11月,浙江氫航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數千萬元的A+輪融資,由上汽恒旭領投,興華鼎立、微光創投共同投資,以推動公司深化空冷燃料電池在航空、車輛、船舶、電源等全產業鏈方向的發展。
這些信息表明,燃料電池市場已經開始逐步回暖,國內燃料電池技術快速發展,燃料電池產業鏈逐漸成熟。正如氫璞創能董事長歐陽洵所說,當前燃料電池產業與2010年的鋰電池產業極為相似,即將迎來最佳投資窗口期,未來將有十萬億級市場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