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發改委正式發布《安徽省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文件提出,力爭通過3年左右的努力,到2025年,建成國內重要的氫能產業發展高地。產業總產值達到500億元以上,燃料電池車輛推廣量達到2000輛以上、氫能船舶運營10艘以上、建成加氫站(包括合建站)數量達到30座,建成1個以上氫能產業特色園區。
文件提出獎補措施:
支持質子交換膜、催化劑、碳紙、儲氫材料等關鍵材料加速國產化進程,按照《支持新材料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最高可按研發費用和設備投入的20%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推動燃料電池電堆向大功率、長壽命、低成本方向升級,運用省重大產業創新計劃,支持開展產業鏈協同攻關,最高可按研發和設備投入的50%給予支持。
將空氣壓縮機、氫氣循環系統、高壓儲氫瓶及各類閥門、泵、透平膨脹機等關鍵部件納入提升產業基礎能力支持范圍,按照研發和設備投入的20%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充分運用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軟件政策,支持氫能領域技術裝備和材料加快示范應用。
對經評定的產業公共服務平臺項目,綜合采取“貼息+補助”方式,對項目建設貸款按照40%給予貼息;對固定資產投入(不含土地投入)最高可按20%予以補助,兩項省級最高補助500萬元。以上資金采取借轉補方式,在規定的創建期內未完成建設任務或驗收不合格的,收回補助資金。
推進加氫站建設。對建成投用的500公斤及以上的加氫站(對應用于工業用等特殊場景的撬裝站和氫燃料電池船舶場景的加氫站,日加氫能力100公斤及以上),省級按加氫站(撬裝站)固定資產投入(不含土地價款)的50%予以補助,每站省級最高補助300萬元。對日加氫能力1000公斤及以上的加氫站(對應用于工業用等特殊場景的撬裝站和氫燃料電池船舶場景的加氫站,日加氫能力300公斤及以上),每站省級最高補助500萬元。

原文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