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連市市場監管局組織召開大連市氫能產業標準化工作會議。會議全面系統總結了年度氫能產業標準化工作,分析解讀了大連市氫能產業標準化面臨的形勢和工作任務,并對下一步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
據介紹,近年來,大連市市場監管局按照《大連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5年)》有關健全標準體系工作要求,圍繞制氫、儲氫、加氫和燃料電池、燃料電池應用等關鍵環節和領域,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大力實施標準培優行動計劃,持續加大標準制修訂工作力度,不斷推動大連市一批氫能先進技術成果上升為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填補國內外標準空白。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主導制定《燃料電池技術8-102:可逆模式下的燃料電池模塊儲能系統-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及可逆模式下的單池及電堆性能測試方法》(IEC 62282-8-102:2019)國際標準1項,參研國際標準5項。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單位主導或參與制修訂《車用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堆使用壽命測試評價方法》(GB/T 38914-2020)等45項國家標準,涵蓋制氫、加氫、儲氫、燃料電池、燃料電池設施設備、安全管控、試驗方法等多個領域。據統計,大連市主導制定氫能產業國際標準、國家標準數量占全國同類標準的60%以上,標準技術水平和標準制定數量均位居全國前列。
支持和鼓勵大連市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參與國際標準化組織和國家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爭取更多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提請立項。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兩位專家參加了國際電工委員會燃料電池技術委員會并擔任重要職務;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大連化物所17位專家參加了全國燃料電池及液流電池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7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并擔任重要職務,為我市燃料電池產品和技術成為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打下扎實基礎。
組建由有關行業主管部門、科研院所、骨干企業與檢驗檢測機構參加的標準工作組,開展加氫站標準體系研究,完成《加氫站分析及標準體系構建調研報告》,搭建由53項國家標準、4項行業標準組成的加氫站標準體系,完成《加氫站運行現場安全管理規范》《加氫站驗收規范》《加氫站經營服務規范》3項團體標準制定和發布工作,填補了加氫站標準體系空白,為我市加氫站運營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
據悉,大連市目前氫能產業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但現行氫能標準體系存在一定滯后性無法滿足產業發展需求?,F行氫能標準體系包括氫能基礎和管理、液氫、氫質量、氫安全、氫工程建設、氫制備與提純、氫儲運與加注、氫能應用及氫設施設備相關檢測,國家和行業相關標準還不能滿足氫能產業上中下游各個環節的實際需求,在加氫站建設、氫儲運、氫能應用等方面仍存在空白,加強氫能特種設備與應用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提升標準的整體技術水平和質量尤為重要。
會議部署,下一步重點工作要基于雙碳背景下的制氫技術推動和標準體系建設,基于產業發展標準先行思路下的儲氫技術引導和推廣應用,加強氫能質量檢驗技術方法研究。抓好氫能儲存安全防護標準布局,把握燃料電池發電系統氫、電安全技術要求,探索車用燃料電池系統可靠性試驗方法,創新燃料電池發電系統關鍵部件性能試驗方法。同時,要緊密結合大連市氫能產業發展實際,特別是氫能產業園區建設和氫能產業鏈不斷延伸,持續構建完善標準體系,助力大連市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