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發改委、安徽省能源局近日聯合印發《安徽省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明確了我省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目標、技術路徑、空間布局、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到2025年,我省氫能產業總產值將力爭達到500億元。
《規劃》明確了安徽省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目標,到2025年,氫能產業總產值達到500億元。到2030年,氫能產業總產值達到1200億元。到2035年,形成創新能力強、產業化水平高、配套設施完善、示范應用領先的氫能產業體系,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氫能產業發展示范區和集聚發展高地。
在空間布局上,我省將在省內率先形成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示范城市群,包括合肥市、六安市、蕪湖市、淮北市、銅陵市、馬鞍山市、阜陽市和滁州市,重點開展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技術研發、裝備制造以及示范應用。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了解到,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示范城市群將打造集科技研發、裝備制造、檢測檢驗、商業應用于一體的氫能產業聚集區。在合肥市建設“氫能高科技產業園”、“氫社會體驗園”等氫能園區。
充分發揮示范城市群引領及示范作用,我省還將帶動、促進兩翼地區氫能產業協同發展,積極融入“長三角”氫走廊的建設。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了解到,“兩翼地區”中北翼包括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淮南市,將依托當地風能、太陽能等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工業副產制氫等規模化制氫產業,兼顧儲氫、運氫技術的研發和裝備制造,為全省氫能產業發展提供穩定、低成本的氫氣來源。南翼包括黃山市、池州市、安慶市、宣城市,將適度發展工業副產制氫。依托當地的旅游資源,研究開通氫能旅游專線,推廣燃料電池城際客車,進行燃料電池固定式發電在景區的示范應用,著力打造綠色氫能旅游示范區。
作為發展氫能產業的重點任務,安徽未來將實施關鍵技術突破工程、產業創新提升工程、氫能裝備壯大工程、產業鏈條培育工程、示范應用推進工程、基礎設施保障工程、配套體系建設工程、公共宣傳教育工程等8項工程。
《規劃明確》,支持合肥、蕪湖、六安、 阜陽等具備條件的地區,開展燃料電池公交車、出租車、物流車等示范運營。在銅陵、蕪湖、馬鞍山、六安、淮南、蚌埠等沿江、沿淮城市,開展燃料電池船舶示范應用,開拓船用燃料電池市場空間。支持燃料電池分布式發電、智能化家用和公共建筑用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等示范應用項目,鼓勵探索利用燃料電池作為通信基站、醫療及公共事業部門等的備用電源。
未來城市地鐵或將用上燃料電池。我省還將開展燃料電池軌道交通示范項目,以蕪湖市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開展燃料電池軌道交通示范,為燃料電池軌道交通應用創造持續、健康的發展環境和條件。
在燃料電池乘用車試點示范中,《規劃》明確,支持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在更新、購置公務用車時優先選用燃料電池汽車,優先安排燃料電池汽車作為接待用車。
在家用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系統示范中,我省將支持在新建居民小區、學校、醫院開展小型家用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系統的試點示范,支持地方政府對購買和使用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系統的用戶給予補貼。(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