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午,2022年中國氫能產業大會在廣東佛山市南海區樵山文化中心開幕。本次大會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為指導單位,廣東省人民政府、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聯合主辦,佛山市人民政府、武漢理工大學、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為支持單位。
國家發展改革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司長沈竹林在會上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按照氫能中長期規劃部署,積極推動有關部門在氫能規范管理、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氫能基礎設施建設管理以及國家標準體系建設等方面,制定完善有關政策和規定,加快構建1+N政策體系,引導有條件的地方統籌產業基礎和市場空間,發揮區域優勢,促進氫能合理布局。
沈竹林說,要推動重點領域深度減排脫碳,擴大清潔低碳制氫供給,加快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探索風光氫儲一體化發展模式,推進氫能儲運加注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構建清潔低碳氫能的高效供給體系,組織實施一批示范工程,推進氫燃料電池中重型車輛、重型機械設備等的應用,促進氫能與可再生能源發電儲能等融合創新發展,不斷拓展氫能多元化的應用場景。
據悉,本次大會上,17個氫能產業重點項目進行了啟動、投產、簽約儀式,覆蓋氫能交通、發電、儲能以及智慧能源系統、氫水種養殖等多個領域。
今年3月,《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發布。規劃明確了氫能和氫能產業的戰略定位: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氫能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
數據顯示,我國年制氫產量約3300萬噸,其中,達到工業氫氣質量標準的約1200萬噸。氫能全產業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過300家,集中分布在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等區域。
近兩年,已有多省市發布氫能產業專項規劃及氫能產業支持補貼措施,大力扶持氫能產業發展。并有國內多家企業準備上市,眾多央企也紛紛布局氫能產業,市場前景一片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