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2022年中國氫能產業大會在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樵山文化中心舉行。本次會議以“零碳中國 氫能未來”為主題,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指導,廣東省人民政府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聯合舉辦,圍繞氫能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貫徹落實《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推動示范城市群協同發展、共建全球綠色氫能體系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出席大會并發表主旨演講,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孫志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執行局主任張曉強,以及國家發展改革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司長沈竹林、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向海平在大會開幕式上發言。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韓國第20、21屆國會議員樸釘就氫能國際合作發表致辭。
中方代表表示,當前,發展氫能已成為各國面向“碳中和”目標的共同戰略選擇,自《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發布以來,我國氫能產業發展進入了新階段。應加快突破基礎關鍵技術,拓展氫能燃料電池在道路、軌道交通、飛行系統、綠色化工、熱電聯產、備用電源、水上運輸、深海潛器等方面的應用,實現綠色低碳的新增長;加快推動可再生能源制氫廣泛應用,打造氫能產業綠色低碳發展體系,探索構建綠氫碳足跡證書制度;加快氫能產業碳市場建設,探索綠電交易、汽車產業積分交易等同國家碳市場的銜接機制,推動綠色氫能產業全環節融入國家碳循環管理體系;加快高水平開放合作,協同全球產業優勢資源、深化多領域多層次交流、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方代表指出,全球綠色氫能合作空間廣闊,中國也將積極融入全球氫能產業鏈供應鏈,加強與各國在技術創新、綠色氫能貿易、標準規則等方面的開放合作。鼓勵支持科研機構、企業參與氫能相關技術、材料裝備的聯合研發和協同創新;加強在氫能基礎設施、儲運網絡建設等方面的開放合作;積極參與國際氫能標準體系建設工作,推動國家間標準指標互認,共同開展促進綠色氫能發展的研究與合作等。
外方代表表示,自疫情爆發以來,很多國家和地區仍然保持對氫能產業發展的關注和支持,期待氫能產業發展助力后疫情時代經濟復蘇。全球氫能全產業鏈布局加速,技術水平和產業化水平快速提升,碳中和共識更為氫能發展按下加速鍵。多個國家(地區)已相繼發布氫能發展戰略規劃,下一步應積極開展氫能領域的廣泛合作交流,促進技術創新,降低綠氫制取成本,推動氫能在交通、工業等領域的規模化應用,共同推進全球碳減排。
本次大會現場為全國首批綠色零碳示范醫院群項目、瀚潔氫能環衛車項目、氫能世界國際綠氫生態總部基地項目等17個氫能產業重點項目進行了啟動、投產、簽約儀式,項目領域覆蓋氫能交通、發電、儲能,智慧能源系統,以及氫水種養殖等,是廣東省全面推動氫能產業發展的積極探索。
本次會議專設了“國際氫能合作高級別論壇”和“綠氫體系建設及應用示范探討”圓桌對話,來自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國際機構相關負責人,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加拿大國家工程院、澳大利亞工程院等多位院士,以及來自政府部門、科研院校、國內外企業、新聞媒體等單位代表參會。
11月15-17日,由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佛山仙湖實驗室、廣東省武漢理工氫能產業技術研究院、華南新能源汽車產業促進中心等單位分別主辦的第六屆中國(佛山)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及產品展覽會、技術論壇、氫聽劇場等系列活動同期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