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30日,2022高工氫電年會暨高工金球獎頒獎典禮將在深圳機場凱悅酒店盛大舉辦。本屆年會共設9大專場,60+重磅演講覆蓋全產業鏈,90+產業鏈優秀企業傾情贊助,預計超800位行業專家、企業領袖、投資精英、政府人士到場,凝聚智慧力量,共謀發展大計。
本屆峰會針對氫能的蓬勃勢頭,專門設置了氫氣制儲運專場和加氫站專場。截至目前,已經匯集了涵蓋制-儲-運-加各細分領域及相關生產設備/檢測設備在內的超50家代表企業,將發表演講、展示最新產品技術及參會交流。
具體包括:美錦能源、博輝特、中鼎恒盛、賽克賽斯、氫電中科、隆深氫能、德爾格、中集氫能科技、中材科技(蘇州)、神通新能源、和瑞精密、豐電金凱威、康普銳斯、氫楓能源、國富氫能、常州凱鵬、魏德米勒、科百特、升輝新能源、東岳未來氫能、華電重工、禾望電氣、衡源泰商貿、科德寶、埃邁諾冠商貿、智芯微納、海克斯康、煜升氫能、中科先進技術產業、優勢亞洲、Snam中國、海力達汽車系統、聯悅氫能、聯悅氣體、鹽田港加油站、盛鑫氫能源、華為數字能源、星翼空間、中瑞國能、頂瑞科技、漢升電源、涌鏵投資、淳華氫能、泰歌氫能、萬江氫能源科技、清氫捷能、聚碳氫能、創啟信德等(排名不分先后,名單還會持續更新,敬請期待)。
雙碳背景下,氫能產業已經成為我國能源戰略布局的重要部分。目前情況看,國內氫能生態鏈已經具備發展雛形,并且制儲運加每一個環節都已經形成自身的顯著特點:
制氫環節:目前國內已經形成化石能源制氫、工業副產氫制氫、可再生能源制氫多元化供給的局面。其中可再生能源制氫因為能夠實現完全的無碳化,在雙碳目標下發展提速,有望成為主流制氫路線。
今年以來,隨著綠氫項目的拓展,國內電解水制氫設備領域動作不斷。其中在堿性電解水制氫裝備方面,中國華電、蘇州希倍優等多家企業相繼推出了單體產氫量達1200-1400Nm³/h的新品,國內堿性電解水制氫設備正在快速向大標方邁進中;在PEM電解水制氫設備企業中,以融科氫能、興燃科技為代表的新勢力,以國家電投、上海電氣、中國石化、中國華電為代表的央企國企,以康明斯為代表的國際巨頭,在PEM新產品、PEM制氫項目方面實現了新突破,加速搶占制氫新風口;SOEC、AEM電解水技術產業化進程也在積極推進中,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正在電解水制氫設備領域打響。
儲運環節:在氫能的開發與利用的各個環節中,氫能的儲存、運輸技術是實現氫能產業大規模發展的重要環節之一。根據氫能的不同形態,氫能的儲運分為氣態儲運、液態儲運及固態儲運。
三種儲運方式中,氣態儲運技術發展相對較為成熟,應用廣泛;液氫儲運領域的開發力度不斷加大,在液氫制取、液氫儲運和液氫加注、液氫運用以及液氫裝備國產化方面取得了明顯進步,資本方也越來越看好液氫發展;固態儲氫發展也呈加快趨勢,如氫儲科技的首條鎂基固態儲氫裝置生產線投產測試,圣元綠能固態儲氫系統活化及應用項目簽訂合作協議以及多個企業推出了應用固態儲氫技術的氫能叉車、兩輪車等。
加注環節:隨著氫能產業持續升溫,加氫站建設駛入快車道,這給加氫站設備領域帶來市場利好。根據GGII《中國加氫站數據庫》,截至2022年8月15日,國內目前運行加氫站數量為248座。國內20個主要省市加氫站規劃目標合計為1187座(含預計),目前完成度達到16%,若規劃目標達成,則未來三年國內加氫站新增數量將近一千座,加氫站氫能裝備市場將迎來迅猛發展,潛在市場空間超過100億元。
70MPa加注能力的加氫站,成為我國該領域未來發展方向。今年以來,以國家能源局、成都市、上海臨港、內蒙古烏海市等為代表的各級政府文件直指70MPa加氫站的建設落地。企業方面,中國石化、國華投資、氫楓能源、中集安瑞科、舜華、國富氫能等為代表的企業在70MPa加氫站建設及運營方面接連傳出最新消息;氫能裝備企業中,中鼎恒盛、豐電金凱威、東德實業、海德利森、中集安瑞科、中材科技等已經展開了70MPa加氫站配套產品的研發布局。
各細分領域呈現的新發展特點衍生出新的焦點話題。比如:制氫環節,當前國內可再生能源制氫產業及技術發展現狀到底是怎樣的?儲運環節,三大儲運方式的應用痛點與發展前景是怎樣的?加注環節,加氫站裝備市場格局是怎樣的,以及需求旺盛背后的國產化機會在哪里?
以“負重前行須盡力,靜待花開終有時”為主題的2022高工氫電年會暨高工金球獎頒獎典禮即將盛大舉辦,眾多優勢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鏈企業將解讀行業發展新風向、激辯未來發展趨勢。通過這場盛會,諸多問題將得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