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際上,電是無法直接儲存的,即使是用氫氣也無法直接儲存,儲存電能只能是間接儲存,也就是通過能量轉換過程來儲電。間接儲存電能的方式就太多了,絕不是某些人說的沒有氫氣就無法儲存。例如目前最主要的儲電方式就是抽水蓄能,占比90%,都用了140年了,怎么能說沒有氫氣就不能儲存電能呢。雖然抽水蓄能電站一次性投資大,建設周期長,需要合適的地址才能建,需要更加靈活的儲能方式,那么鋰電池儲能也早就應用了,規模僅次于抽水蓄能。另外還有液流電池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熔鹽儲能,重力儲能等等,絕不是某些人說的那樣非氫不可。而且成熟度方面都比氫儲能成熟多了,已經都進入示范或商業化的早期。而氫儲能,還處于試驗階段,連示范階段都沒進。國家能源局的規劃很明確,抽水蓄能最成熟,早就已經商業化。目前抽水蓄能總裝機0.36億千瓦,未來10年達3億千瓦,翻10倍。未來20年要達到10億千瓦,翻30倍。國家能源局已經選定了1300個可以建設抽水蓄能電站的地址,總資源量達16億千瓦,中國抽水蓄能總資源是非常豐富的,不是某些人想的那樣不夠用。鋰電池儲能的未來規劃也是可以與抽水蓄能平起平坐的,就是說,資源不用我們擔心,擔心是多余的。國家既然規劃了就說明夠用且合理。壓縮空氣儲能就更不用說了,沒啥限制,有空氣有巖洞或有儲氣罐就行。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20個省公布了167個儲能示范項目,年內都要開工。這167個儲能示范項目排第一是鋰電池儲能,其次是壓縮空氣儲能,第三是液流電池儲能。而氫儲能一個都沒有!為什么呢?因為氫儲能最不成熟。首先,成本方面,氫儲能最貴;其次氫儲能效率最低,只有21%。100度電存進去,只有21度電發出來。而抽水蓄能效率75%,鋰電池儲能效率85%,壓縮空氣儲能效率70%,液流電池儲能效率80%,飛輪儲能效率90%,哪一個不是氫儲能的好幾倍?別以為效率不重要,效率決定了儲能項目能不能賺錢。儲能電站是要賣電的。可再生能源再怎么便宜,也不能一下損失五分之四吧?未來也是一樣,氫儲能的效率是無法改善的,這是其本質決定的。所以國家和地方政府不選擇氫儲能很正常。

氫能終端應用體系的一個模式是氫燃料電池汽車,中國早已決定暫時不在乘用車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因為推廣也沒用,太貴了。目前有廣汽豐田和長安有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待上市,但價格高的離譜,70-80萬元,A級車的空間,A0級車的后備廂,公交車級別的加速性能,內飾也不是奔馳寶馬級別,70萬元你會買嗎?所以中國跟日本不一樣,日本主要是推廣氫燃料乘用車,但效果并不好,在有政府補貼的情況下每年銷量在400-800輛之間徘徊,5年才賣3000輛,半死不活。中國主要是在商用車推廣,主要是公交車,但是數量還是純電動公交車的十分之一。重卡方面,氫燃料重卡是純電動重卡的十三分之一。今年前三季度,中國新能源重卡銷量15172輛,純電動重卡有14199輛,占比93%。所以氫能終端應用即使是未來也不會成為主力,氫能協會預計到2060年,氫能在終端應用體系中占比10%,即在氫化工,氫燃料,氫燃料電池汽車這三種終端應用體系中占比10%。很多人以為氫能秒天秒地,取代這個取代那個,是地球終極能源等等,都是不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