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規
四川南充:電解水制氫項目可不進化工園區
7月6日,四川南充市經信局連發兩份重磅文件,《南充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4-2035年)(征求意見稿)》和《南充市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見稿)》。提出氫能分階段目標,發布具體獎補措施。并且提出:在國家新出臺更明確的規定前,電解水制氫項目可不進化工園區,電解水制氫的儲存、運輸、加裝、使用等,暫時參照現行天然氣管理相關規定執行。加氫站(含制氫加氫一體站)參照天然氣加氣站管理,核發燃氣經營許可證;移動式壓力容器、氣瓶的充裝單位應取得充裝許可。
企業動態
1、國家能源集團首次實現全車型加氫和全流程品質檢測
6月26日-27日,在通過國內首臺氫氣品質移動檢測車對制儲加用全流程氫氣品質檢測,國家能源集團國華投資(氫能公司)萬全油氫電綜合能源站順利為豐田氫燃料電池乘用車提供加氫服務,標志著國家能源集團首次實現交通用氫的全流程品質檢測,并將加氫服務范圍拓展至乘用車等全車型。
2、重塑能源與福建省氫能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
近日,重塑能源與福建省氫能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在福州舉行了雙方戰略合作會談,并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MOU)。雙方將圍繞推動福建綠色交通、綠色化工、綠色園區及港口建設方面因地制宜地探索合作機會。福建氫能發展公司是福建省氫能產業鏈先導鏈主單位——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團的全資控股公司。
3、國內首臺出口氫能源機車交付智利
6月28日,由中車戚墅堰機車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氫能源機車正式交付智利安托法加斯塔—玻利維亞鐵路公司。這是國內首臺出口的氫能源機車。出口智利的氫能源機車整車功率1000千瓦,裝用大容量蓄電池以及35兆帕高壓車載大容量儲氫系統。相比同等工況的內燃機車,一年可節約燃料成本約44萬元,實現零排放。
4、未勢能源與保定市人民政府、物產中大、亮城麗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7月5日-7日,保定市人民政府與物產中大、未勢能源、亮城麗都共同簽署《氫燃料電池車輛推廣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通過政府推動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方式,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共同助推保定氫能產業發展、推動氫能車輛規模化、商業化應用。
5、國內首臺兆瓦級純氫燃氣輪機整機試驗驗證完成
6月27日,由國家電投北京重燃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重燃”)牽頭實施的國內首臺兆瓦級純氫燃氣輪機成功完成整機試驗驗證,燃機燃用純氫燃料實現點火、升速、升負荷,至滿負荷穩定運行,氮氧化物排放達標(NOx排放<50mg/Nm3)。
行業大勢
1、972.7公里 世界最大口徑和輸量的綠氫管道勘察設計啟動
7月3日,康保至曹妃甸氫氣管道工程勘察和詳細設計階段啟動會在河北廊坊召開,項目起自張家口市康??h,終至唐山市曹妃甸區,線路全長972.7公里,管徑為813毫米,設計壓力7.1兆帕,最大年輸量約為130萬噸綠氫,是目前世界最大口徑、最大輸量的綠氫管道。項目由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公司投資建設,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管道設計院)負責可行性研究、勘察測量和詳細設計工作。
2、寶武與臥龍牽手 雙方子企將在風光制氫、氫冶金等領域進行合作
7月4日,寶武清潔能源有限公司與臥龍英耐德(浙江)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進一步深化雙方在風光制氫、氫冶金、清潔能源(含綠氨)生產服務、節能降碳等領域的戰略合作;聚焦如何提供更科學、更全面的綠氫、綠氨生產方案及清潔能源冶金協同方案,引領產業綠色發展。
3、陜西氫能新能源創新中心項目簽約儀式舉行
7月5日下午,陜西氫能新能源創新中心項目簽約儀式在西咸新區舉行。該中心規劃布局有新能源檢驗檢測中心、綜合服務平臺、綜合實驗平臺、新型研發平臺、測試環境空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將引進涵蓋技術研發、成果轉化、項目孵化的新能源鏈主企業、創業公司和高校項目團隊入駐,圍繞氫能+光伏、氫能+儲能等產業方向,助推秦創原新能源創新企業集群式發展。
國際視野
歐洲企業圍剿中國氫能設備,要求增強審查力度
繼宣稱對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征收臨時反補貼稅之后,歐盟又盯上了中國氫能設備產業。包括西門子能源和蒂森克虜伯在內的歐洲二十多家大型制造商,當日致信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要求歐盟“增強”對華“補貼”的審查力度,遏制中國進口氫能設備對歐盟當地制造商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