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規
1、山西陽泉:加快大規模氫儲能產業鏈核心裝備研發
7月18日,山西省陽泉市能源局印發了《陽泉市新型儲能產業鏈2024年發展行動計劃》的通知。探索氫儲能等試點應用。發展氫液化技術,加快大規模氫儲能產業鏈核心裝備研發,重點推進高純氫及液化項目,通過煤層氣裂解技術制備氫氣,主要包括煤層氣提純裝備、甲烷制氫氣裝備、高純氫氣裝置、液氫裝備,生產高純電子級別、燃料級別氫氣以及液氫,建成年產10000噸煤層氣裂解制氫裝置及儲存、銷售液氫裝置,打造氫能產業鏈供給端的“制、儲、運、加”一條龍產業。探索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等生物質資源生產綠氫,在化工園區推動氫儲能等試點應用。(來源:陽泉市能源局)
2、吉林:支持鼓勵企業積極參與投資,加快推進氫基綠能項目建設
7月20日,吉林省能源局發布對省政協第十三屆二次會議第286號委員提案的答復。針對王振新委員在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上提出的《關于氫能標準制定和公眾認知的建議》,吉林省能源局對此進行了回復。明確提出省市場監管廳將根據省直相關行業主管部門需求,積極向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提出國家標準制修訂建議,配合省直相關行業主管部門,支持省內單位參與電解水制氫、氫燃料電池等領域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修訂。(來源:吉林省能源局)
企業動態
1、河鋼工業技術打造河北省首個氫能高速示范項目
近日,河鋼工業技術與河北省冀交能源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河北省首個氫能高速示范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計劃完成唐山市域內高速和省內城際高速兩條專線,其中,唐山市域內高速專線預計8月中旬正式開通。屆時,河鋼工業技術將投入運營100臺新能源重卡,其中氫能重卡50臺,預計每月可實現減碳100噸,全力推動河北省綠色交通發展,構建高效便捷、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新格局。(來源:河鋼工業技術)
2、億氫科技PEM水電解團隊正式入駐上海臨港基地
6月24日,億氫科技今日宣布其PEM水電解團隊正式入駐臨港子公司基地,標志著公司在氫能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進程中的里程碑式跨越。上海億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氫能源”)成立于2022年,是億氫科技的全資子公司,專注于質子交換膜(PEM)水電解制氫產品的研發與制造,旨在加速推動氫能經濟的發展,為國內外市場提供更高效、更經濟的綠氫解決方案。(來源:億氫科技)
3、山東凱格瑞森“氫燃料電池用安全零功耗引射器技術”入選《2024年山東省綠色低碳技術成果目錄》
7月19日,山東省科學技術廳和山東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發布《2024年山東省綠色低碳技術成果目錄》,山東凱格瑞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氫燃料電池用安全零功耗引射器技術 ” 成功入選該目錄。此引射器通過高精度模擬仿真技術有效解決了傳統技術路線功耗大、漏油漏氣安全性差、流量不足等難題,推動了氫能行業安全化、國產化、輕量化的發展。(來源:山東凱格瑞森)
行業動態
1、海水制氫產業化進展收獲再+1
7月18日0點43分,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深地科學與能源研究院院長謝和平院士團隊與東方電氣聯合開展的10Nm3/h海水無淡化直接電解制氫樣機試運行順利突破240小時。試運行期間,樣機運行參數穩定,氫氣產量達到額定值,系統設計架構通過了運行檢驗。基于10Nm3/h樣機設計架構,研發團隊可快速推進更大功率、符合產業生產需求的無淡化海水或污(廢)水無淡化直接電解制氫裝置與系統。(來源: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2、中國寰球12000Nm3/h制氫工藝包等工藝成套技術通過評審
7月15-16日,中國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自主開發的3項“雙碳三新”工藝成套技術:“15 萬噸/年規模寬負荷柔性合成氨”、“30 萬/年 CO2 加氫制甲醇”和“ 12000 Nm3 / h堿性電解水制氫”工藝包接受了評審。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本次評審的3項新能源相關成套技術具有行業先進性,工藝包的內容和深度達到標準要求,為市場推廣與應用奠定了扎實的基礎。(來源:中國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3、中國首架液氫動力無人機樣機完成首飛
中國成功研制出首架液氫動力無人機樣機并完成首飛,這是液氫應用于低空飛行器的突破性成就。這架開創性的樣機由陜西同塵和光低溫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西安交通大學和盛世盈創氫能科技(陜西)有限公司合作完成。該無人機配備了輕型低溫液氫儲罐和氫燃料電池系統。同塵合光低溫科技有限公司和西安交通大學重點開發了液氫燃料供應和加注系統。(來源:同塵和光低溫科技)
國際視野
德奧意就簽署南歐氫能走廊發布聯合聲明
近日,德國、奧地利和意大利政府簽署了關于共建南歐氫能走廊的聯合聲明。該氫能走廊將從北非進口可再生氫能,經由意大利南部連接到意大利、奧地利和德國的主要氫能需求中心。南歐氫能走廊管道全長約3300千米,預計到2030年建成并投入運營。(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