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的《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指出,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術和制造工藝,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約5萬輛,部署建設一批加氫站,可再生能源制氫量達10萬至20萬噸/年,實現二氧化碳減排100萬至200萬噸/年。吉林省日前也發布《“氫動吉林”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
近年來,我國加速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吉林省作為我國重要汽車工業重鎮和風能、太陽能資源富集區域,發展氫燃料汽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目前,解放、紅旗等品牌加快氫燃料汽車核心技術研發,并實施政企聯合推動氫燃料汽車產業和氫能全產業鏈加速發展,努力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提供新動能。
今年上半年,300輛解放氫燃料電池車從長春發車,陸續交付上海、北京、山西等地用戶。據悉,這批電池車包括載貨、自卸、牽引三個產品系列,覆蓋城市物流、城建渣土、短駁倒運等多個應用場景。與傳統燃油車相比,一汽解放氫燃料電池車的燃料電池發動機峰值效率60%,電機高效區占比達85%,應用了解放自主整車熱管理系統和高效制動能量回收技術。
氫是一種特種能源,燃燒值比天然氣和柴油高很多,且燃燒后產生的是水,沒有二氧化碳,是比較理想的零碳燃料。吉林西部風、光產生的綠色電力,未來通過將可再生能源轉化為氫能進行儲存,可以有效解決棄風棄光問題,降低氫能應用成本,實現新的經濟增長點。
日前,吉林省大安風光制綠氫合成氨一體化示范項目在吉林省大安市啟動建設,首期工程預計2024年投產,年制綠氫3.2萬噸,年制綠氨18萬噸。這標志著吉林省正加快發展布局氫能產業。該項目由吉林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首期工程預算投資63.32億元,新能源裝機80萬千瓦,項目投產后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5萬噸。2030年,這里新能源裝機將達1000萬千瓦,年制綠氫50萬噸,年制綠氨150萬噸。
根據吉林省日前發布的《“氫動吉林”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到2025年底,吉林省將打造吉林西部國家級可再生能源制氫規模化供應基地、長春氫能裝備研發制造應用基地,逐步開展“白城-長春-延邊”氫能走廊建設。計劃到2025年建成加氫站10座,氫燃料電池汽車運營規模達500輛,氫能產業產值達100億元。
在一汽總部中廳,紅旗品牌汽車家族和2021年最新突破的“零碳、零污染”排放氫能發動機等關鍵核心技術成果正被一并展示,是來訪嘉賓必打卡的地方。這款發動機采用高壓縮比米勒循環、超稀薄清潔燃燒系統、高速射流氫氣直噴系統、高效增壓系統和稀燃后處理等氫能專用技術,當前已實現有效熱效率42%,額定功率120kW,并實現了零二氧化碳、近零污染物的“雙零”排放,技術指標國際領先。
今年6月8日,由一汽解放自主設計研發的國內首款重型商用車缸內直噴氫氣發動機成功點火并穩定運行。該款氫氣發動機屬13L重型發動機,運轉功率超500馬力,同級排量動力最強,指示熱效率突破55%,具有技術首創、行業首發、國際領先三大特點,標志著我國氫氣直噴發動機自主研發取得重大突破。
重型氫氣發動機作為商用車零碳動力的生力軍,是交通領域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途徑之一。一汽解放商用車開發院院長助理兼發動機開發部部長劉江唯介紹,這款發動機攻克了氫氣分層超稀薄燃燒技術等系列難題,保證氫氣發動機穩定高效運轉。其次,解放重型氫氣發動機具有先進的氣道結構和缸內結構,不僅實現了氫燃料缸內直噴,也對單獨氣道噴射、缸內與氣道聯合噴射、氨氫混合的復合燃料噴射具有很好的兼容性。
記者了解到,解放已在廣東佛山成立一汽解放佛山新能源分公司,同時在長春、青島、廣漢及柳州四個現有生產基地進行產能調節。今年1月至7月,解放氫燃料電池重卡銷量實現行業第四,市場占有率達10.24%。
一汽解放董事長、黨委書記胡漢杰指出,一汽解放積極推動低碳發展、綠色發展、轉型發展,制定發布“15333”新能源戰略,“十四五”期間,一汽解放將投入超過100億元,打造以氫能產業集群為特色的燃料電池整車與系統專屬基地,打造以風、光綠色能源為特色的純電動整車與動力電池專屬基地。
劉江唯表示,目前,雖然我國在氫能源尤其是氫燃料電池汽車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氫能源在“制-儲-運-加-用”關鍵環節還面臨諸多問題,尤其是成本還相對較高,應用場景還不多,加氫站等基礎設施不完善,需要加快聚焦行業痛點,攻關技術難點,進一步拓寬應用場景,推動氫能真正成為能源變革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