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規
1、三部門發文進一步強化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建設
8月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強化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建設行動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文件提出:推動碳減排和碳清除技術標準攻關。加快氫冶金、原料替代、熱泵、光伏利用等關鍵碳減排技術標準研制,在降碳技術領域采信一批先進的團體標準。(來源:國家發改委)
2、四川成都開始申報2024年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項目
近日,四川成都《關于組織開展2024年成都市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印發,文件提出:“本期可申報降低氫氣存儲企業成本、降低氫氣運輸成本、支持加氫站建設、加氫站運營補貼、擴大產業鏈關鍵零部件應用規模等15個項目,申報周期范圍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8月9日。”(來源:成都市經信局)
企業動態
1、威孚高科擬增資境外子公司
8月7日,威孚高科發布公告,為進一步推進歐洲基地氫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金屬雙極板的產能和研發能力建設,擬對兩家境外全資子公司增資。公司擬對兩家公司分別增資1.62億丹麥克朗和1435萬歐元,此舉為了進一步拓展公司氫能產業的全球布局,是推動公司氫能業務發展的重要行動。(來源:威孚高科)
2、中國中車:已布局氫能產業鏈
近日,中國中車在與投資者互動時表示,在新能源制氫領域,公司下屬子公司的大功率IGBT制氫電源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并正在開展電解水制氫系統、移動式在線制氫關鍵技術等研究。(來源:中國中車)
3、16家氫能企業上榜2024胡潤中國新能源潛力企業百強榜
近日,胡潤研究院在鄂爾多斯發布《2024胡潤中國新能源潛力企業百強榜》,國氫科技、未勢能源、陽光氫能、藍能氫能、氫楓能源、愛德曼氫能、賽克賽斯氫能源、東岳氫能、重塑能源、鴻基創能等16家企業上榜。(來源:胡潤中國)
4、重塑能源攜手楚天高速、氫積電 加快推進氫能超充商業化應用
8月6日,重塑能源與湖北楚天智能交通股份有限公司、氫積電能源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在武漢簽署三方“高速離網超充站運營”項目戰略框架協議。三家企業將共同在湖北高速沿線鋪設氫能超充樁,為電動汽車提供超充服務,加快推進氫能超充解決方案的落地。(來源:重塑能源)
5、中國石油工白馬湖長興氫能基地項目初步設計通過審查
8月6日,中國石油工程建設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首個氫液化和氫能裝備測試項目—白馬湖長興氫能基地項目初步設計通過浙江省白馬湖實驗室有限公司審查,為項目下一步施工圖設計奠定堅實基礎。(來源:CPECC西南分公司)
行業動態
1、氫能西北首條風冷堆燃料電池全自動產線正式投產
8月7日,秦創原氫能產業創新聚集區重點項目投產儀式,氫電綠色能源系統生產線及氫能西北首條風冷堆燃料電池全自動產線正式投產。氫電綠色能源系統生產線由西安伯肯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產線主要生產高速空壓機軸承等氫能汽車零部件、制氫電源以及直流充電樁、氫控制器、氫傳感器、燃氣傳感器及控制器等產品。(來源:西咸新區)
2、鹽湖產業綠色高端新材料暨氫能綜合利用項目落戶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
8月6日,大陸希望集團投資的52億鹽湖產業綠色高端新材料暨氫能綜合利用項目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清潔能源和裝備制造產業園啟動。項目采用的聯合生產線技術在國內屬首創。(來源:青海德令哈政府)
3、中金公司:發展液氫儲運可能是中期較為現實的運氫降本路徑
近日,中金公司發布研報稱:“發展液氫儲運可能是中期較為現實的運氫降本路徑,發展潛力可能被低估。預計到2030年國內液氫產能有望達到37萬噸/年,液氫儲運設備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80億元以上。”(中金公司)
4、我國高校成功研發新型高效低成本電解水制氫催化劑
據中國計量大學近日消息,該校材料與化學學院科研團隊自主研發出幾種電解水制氫的催化劑,成功實現了高效、低成本的電解水制氫技術,為解決氫能產業中的產氫效率難題提供了新方案和策略。(來源:中國計量大學)
國際視野
1、美國能源部以 3300 萬美元資助太陽能制氫項目
美國能源部(DOE)日前撥款3300萬美元用于太陽能技術的研發,以促進氫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生產。此次投資得到了拜登-哈里斯政府“投資美國議程”的強力支持,涉及7個州的9個項目,旨在加速太陽能制氫進程。(來源:綠氫產業)
2、全球加氫站突破1100座,多國積極布局
近年來,隨著氫能交通應用的推廣落地,加氫站建設日益緊迫。Interact Analysis 持續追蹤全球加氫站部署,據統計,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球加氫站部署達到1,680座(含建成、在建及規劃),其中1,148座已建成投運。(來源:Interact Analys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