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一直對中國低成本的制氫心存芥蒂,最近為了阻止中國電解槽企業參與歐盟氫能設備市場競爭,歐盟又出“幺蛾子”——限制中國電解槽企業參與第二次可再生氫氣生產拍賣?!皻W委會的分析表明,歐盟對中國電解槽的依賴程度在不斷增加并面臨著不可逆轉的風險,可能對歐盟供應安全構成威脅。因此投標者必須證明其申請項目中,在中國組裝、生產或接受表面處理的電解槽產品采購不得超出整體的25%。”歐盟第二次拍賣將向綠氫生產商提供長達十年、最高可達每公斤4歐元的固定補貼,預算為12億歐元,獎勵基于最低報價。此前在7.2億歐元的第一次試點拍賣項目入選的企業中,已看到每公斤低于0.5歐元的極低報價,這表明他們的項目可以使用中國的電解槽。

而歐盟這次出臺的彈性規則幾乎把中國電解槽企業排除在外。行業協會 Hydrogen Europe 首席執行官 Jorgo Chatzimarkakis 稱贊了新標準,他表示這標志著該行業的“關鍵時刻”。Sunfire GmbH 等歐洲制造商表示,此舉表明歐盟沒有那么“天真”?!拔覀冏罱吹剑瑲W洲以外的國家支持的補貼推動了嚴重的不平衡和不公平競爭,”Sunfire 首席執行官 Nils Aldag 說?!靶畔⒑苊鞔_:歐洲不會允許依賴任何一個第三國。”在此前,歐盟政府、相關電解槽企業已經表示了對中國電解槽的抵制,蒂森克虜伯、西門子能源、NelHydrogen、托普索等20家電解槽制造商聯名致信歐盟委員會,敦促歐盟采取更多措施,幫助該行業與更便宜的中國生產商競爭,這些公司認為中國對氫能公司的支持創造了不公平的競爭環境,這對歐洲電解槽技術和設備制造生產商產生了負面影響。
目前,全球超過一半的電解槽都是在中國制造的,但主要用于中國國內的項目。
雖然中國出口這些技術的額外成本預計會提高價格,但有分析師表示,中國生產的電解槽進行出口仍將比在歐洲或美國制造的設備便宜得多。已經有一部分像天合元氫、中電豐業、遠景能源等一批中國企業確定試水海外,在歐盟國家設廠,希望借此躲避歐盟限制。
歐盟在氫能項目的補貼拍賣中,增加了對中國電解槽產品及零部件的限制,要求投標者證明其申請項目中中國產品的采購比例不得超過25%的限制。此外,歐盟還加強了對進口電解槽的質量、安全和環境標準等方面的審查,以確保其符合歐盟的法規和標準。
這些措施無疑給中國電解槽企業帶來了挑戰,但也促使這些企業不斷提升自身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以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和滿足國際標準。同時,中國電解槽企業也可以通過加強國際合作和多元化市場布局來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風險,實現更加穩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