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合肥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合肥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其中氫能方面指出:
產業集群基本形成。相關企業氫燃料電池客車、無人駕駛客車順利開展試點應用。
基本建成適度超前、布局合理、車樁位相隨、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新增公用和共用充電樁 20000 個,新建換電站 100 座、加氫站 10 座。氫燃料供給體系有序布局,示范推廣應用燃料電池汽車 500 輛。
提升企業競爭力。支持企業探索發展氫燃料電池商用車領域,補全整車產業鏈條。
提升關鍵零部件本地配套水平。重點發展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零部件,協同發展車架、底盤、內外飾、輪轂、減速器、車載空調等配套領域,加快車規級芯片、氫燃料電池產業化進程。
專欄 1:關鍵零部件技術創新和主要創新平臺——燃料電池。增強燃料電池汽車及燃料電池系統的正向開發、優化匹配、集成驗證等能力,開展燃料電池系統技術攻關,形成燃料電池系統集成和控制的設計開發能力。支持相關企業開展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應用,在氫燃料重卡、氫燃料客車的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開展氫能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和平臺建設,建成燃料電池測試平臺、儲氫瓶超高壓氫循環疲勞試驗系統等,支撐燃料電池技術水平的持續提升;鼓勵相關企業開展氫氣純化技術研究。
專欄 1:關鍵零部件技術創新和主要創新平臺——創新平臺。重點打造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電動客車整車系統集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鋰電池及系統技術開發與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汽車智能網聯與主動安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智能互聯系統安徽省實驗室、安徽省智能汽車工程實驗室、汽車智能網聯技術安徽省重點實驗室、新能源汽車控制技術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省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智能網聯電動汽車創新中心、安徽省高安全動力電池創新中心和安徽省氫安全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等一批創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