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1.北京市城管委發布《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車用加氫站發展規劃(2021-2025年)》
11月22日,市城管委發布《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車用加氫站發展規劃(2021—2025年)》,預計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在貨運、環衛、郵政、公交、旅游客運、省際客運和通勤客運7類應用場景的可推廣潛力規模為13.70萬輛;規劃在2023年前,力爭建成并投運37座加氫站,加氫總能力達到74噸/日;2025年前,力爭建成并投運加氫站74座,加氫總能力達到148噸/日。
2.貴州省人民政府發布《貴州省碳達峰實施方案》
11月23日,貴州省人民政府發布《貴州省碳達峰實施方案》,該實施方案指出將科學布局氫能產業,打造“貴陽—安順—六盤水”氫能產業發展核心軸、“畢節—六盤水—興義”氫能產業循環經濟帶和三條“紅色旅游—綠色氫途”氫能應用示范專線,開展新型儲能、分布式多能聯供、大數據中心分布式能源站、通信基站備用電源等領域示范推廣應用,加快推動氫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納、電網調峰等場景應用,支持六盤水創建氫能產業示范城市等。
3.上海市崇明區人民政府《崇明世界級生態島碳中和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2022年版)》
11月23日,上海市崇明區人民政府發布《崇明世界級生態島碳中和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2022年版)》,該實施方案提出,將推進零煤城市建設,加快推進長興島電廠更新改造,2030年前開展天然氣摻混氫氣等低碳技術在燃氣發電和供熱中的試點;建成一批交通近零碳排放示范項目,開展交通樞紐場站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低碳碼頭示范、非道路移動源清潔能源化示范和氫燃料電池應用等示范等。
技術進展/科研布局
4.8MW級大型堿性電解水制氫機組試驗檢測平臺開工儀式成功舉行
11月15日,大型堿性電解水制氫機組穩暫態特性試驗檢測平臺(8MW級)開工儀式在京成功舉行。該測試平臺由清華大學電機系、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北京電力設備總廠有限公司聯合共建,設計測試能力500-1500Nm3/h,測試對象覆蓋目前主流的堿性電解水制氫電解槽和整流器。該平臺基于化工安全理念構建了多級安全防護系統,采用了創新的工藝流程和全方位的檢測監控系統,能評價不同電解水制氫系統的穩暫態特性,并在線獲取整流器、電解槽、氣液分離等核心部件的技術指標,除了可為大型并網或離網制氫示范工程提供設備選型、型式試驗及運行驗證工作外,還能為電解水制氫系統的質量評價和標準制修訂工作提供實際數據支撐。
供氫及加氫站建設
5.西南地區首座管道供氫加氫母站正式投運
11月25日,西南地區首座管道供氫加氫母站中國石化馬店河加氫站正式投入運營。該站由中國石化四川石油、東方鍋爐、攀枝花市花城新能源共同運營,位于攀枝花市釩鈦高新技術開發區,日供氫能力達1000公斤,每天可為5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提供加氫服務,2輛管束車提供充裝,預計全年可實現減排二氧化碳7200余噸。
市場/示范情況
6.鵬飛集團首批百輛氫能重卡示范運營
11月22日,山西鵬飛集團有限公司首批百輛氫能重卡在鵬飛焦化廠北門正式投入示范運營。該車的電堆系統及主要核心零部件,由鵬飛與上海申能、上海氫晨、上海鯤華、上海藍能合作自主研發,每行駛1萬公里可減排12噸二氧化碳。
7.寶豐能源“綠氫+”煤制烯烴項目正式獲批
11月24日,寶豐能源(600989)發布《關于內蒙300萬噸/年烯烴項目獲得環評批復的公告》。據公告顯示,生態環境部下發《關于內蒙古寶豐煤基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期260萬噸/年煤制烯烴和配套40萬噸/年植入綠氫耦合制烯烴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標志該項目正式獲批。項目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圖克工業園區,計劃用18個月建成投產,達到520萬噸/年,將建成單廠規模最大的“綠氫+”煤制烯烴產業基地。
8.攀枝花市首批10輛氫能公交投運
11月25日,攀枝花首批氫能源公交車正式亮相。此次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共10輛,其中5輛由東方電氣和蜀都客車聯合研發制造,5輛由吉利四川商用車有限公司制造。該車搭載的是100kW驅動電機、68kW燃料電池發動機,配套了6個140L/35MPa儲氫罐,同時具備-30℃低溫冷啟動的特性。該車每次加氫僅需8-10分鐘,加氫量達到21kg,百公里氫耗4.5-6kg,續航里程超400km,一次加氫可以滿足公交車超過2天的運營。
9.河南安陽首批64輛氫能重卡交付
11月25日,安陽市舉辦國家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首批運營車輛交付暨河南德力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戰略發布、重大合作項目簽約活動。據悉,安陽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推廣目標是四年推廣505輛燃料電池汽車,建設11座加氫站,第一個示范年度(2022年)安陽市推廣應用目標是60輛燃料電池汽車,2座加氫站;當天交付的64臺燃料電池重卡已超額完成推廣數量,同時,由河南鑫磊集團、河南利源集團投資建設的2座日加氫能力1000公斤的加氫站將于11月底完成設備安裝。
企業動態/合作
10.國家電投50萬千瓦風光儲氫一體化示范項目開工
11月22日,國家電投50萬千瓦風光儲氫一體化示范項目開工儀式在宕昌縣舉行。該項目總投資32億元,其中一期40萬千瓦風電配套330千伏匯集站和儲能一體化項目總投資26.5億元,擬安裝80臺單機容量為5000千瓦的風力發電機組。項目計劃2024年全部建成投產,建成后年發電量約8億度電,年電費收入約2.4億元,利稅約4000萬元。項目全容量并網后,每年可節約標準煤30.2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97.2萬噸。
11.捷氫科技與欣銳科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11月23日,上海捷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欣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舉行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將秉持相互支持、合作共贏的原則深入戰略合作,建立更加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推進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12.愛德曼與嘉化股份簽署氫發電項目
11月23日,愛德曼與嘉化股份舉行了發電系統項目合作的簽約儀式。此次愛德曼與化工龍頭企業嘉化股份強強聯合,共同推廣應用兆瓦級氫燃料發電系統。嘉化股份氫能分布式發電項目整體規模為2MW,采用了先進的燃料電池技術路線,滿足自動調峰等化工場景真實需求。每兆瓦分布式發電系統每年可發電約450萬度電力,貢獻二氧化碳減排近4000噸。
13.上海氫通擬投資85億建設濮陽氫能產業基地
11月24日,河南省濮陽市政府與上海氫通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上海氫通將在濮陽建設氫能科技產業基地,項目總投資約85億元,涵蓋新能源發電、綠色能源電解制氫、能源綜合補給站、氫能動力系統研發與生產、氫燃料電池系統(含氫能熱電聯供系統)及電堆生產、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氫能源關鍵材料研發中心、氫能生態智慧運力平臺、氫能專用車輛研發制造等十大核心項目,建設總周期約為7年。
14.阿科瑪與浙大簽署合作協議
11月24日,特種材料生產商阿科瑪與浙江大學簽署了合作協議,共同聚焦“Rilsan®PA11 在高壓氫氣中的相容性研究”。此次合作將以中國本土化標準為依據,深度融合阿科瑪Rilsan®PA11在全球高壓儲氫領域的應用經驗,助力中國氫能儲運領域的高速發展。
15.林洋攜舜華打造制氫設備新勢
11月25日,由上海舜華新能源系統有限公司和林洋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的清耀(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發布新產品“全自動并/離網SAK1600系列堿性電解水制氫裝備”。本次清耀公司發布的全自動并/離網SAK1600系列堿性電解水制氫裝備采用全新的結構優化設計,可以有效消除寄生電極,進一步降低電耗,其產氫量可達500Nm3/h。
其他
16.2025年上海市氫能產業鏈規模擬突破1000億元
11月23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據市經信委主任介紹,上海市計劃到2025年建設各類加氫站70座左右,建成3到5家國際一流的創新研發平臺,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突破1萬輛,氫能產業鏈規模擬突破1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