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做燃料電池汽車配套產品,如果進不去示范城市揭榜掛帥很難,進去后讓誰買車讓誰用車也很難,每個難題對業界同仁而言都不輕松。”鯤華科技總裁王亞波博士在2022高工氫電年會上發表演講時表示,悲觀者是正確的,但樂觀者總會先行。我們要相信“在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對于每家企業也一樣。
在本屆年會上,王亞波還詳細闡述了大功率燃料電池商業化探索路徑及應用空間。近五年來(從2018到2022年1-9月),燃料電池汽車單車平均裝機功率分別是32.4kW、43.5kW、54.2kW、91.7kW、93.3kW,呈持續提升趨勢。2022年系統功率等級相比此前有很大提升,與補貼政策有直接關系?,F階段重卡對燃料電池系統的要求基本都在110kW及以上。
目前大功率燃料電池典型的應用有四個方面:一是重型卡車,今年行業氫能重卡應用推廣速度很快;二是重型機械,目前很多礦山致力于打造綠色礦山,對零污染的重型機械需求有所上升;三是儲能發電,目前很多燃料電池企業將目光瞄向該領域,這也是鯤華科技開拓的重點;四是船舶海運,未來氫能在船舶上的應用也會是好方向。
瞄準重卡、工程機械、儲能發電等應用場景,鯤華科技推出了性能優異的大功率燃料電池產品:已完成80-250kW大功率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以及核心零部件如氫氣循環泵、空壓機控制器、增濕器、高壓儲氫瓶閥等的研發及生產;已完成500kW-1MW氫儲能發電系統的設計與研發,并與能源企業共同開拓氫儲能市場,打造風、光、儲、氫、充一體化解決方案。產品性能優勢如下:
★百千瓦級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KHP-80/KHP-125/KHP-135,采用高性能燃料電池電堆及高效率BOP,輔以先進的算法,實現高效率、高可靠、低氫耗、長壽命。
★兩百千瓦級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鯤·運200,為現階段全球唯一額定功率達250kW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單堆),功率密度達900W/kg,常用點效率52.6%,平臺化設計可兼容多種堆芯,氫耗極低,可靠性極高。
★氫儲能發電系統,輸出功率500kW-1MW,發電效率不低于50%,占地面積小,可靈活應用于儲能、調頻、應急電源、熱電聯供等場景。
從市場表現來看,今年鯤華科技在重卡領域取得了不錯成績,年內交付近300臺,典型應用案例包括山西某鋼鐵企業百臺氫能重卡示范運營項目及山西某煤化工集團百臺氫能重卡示范運營項目。鯤華科技看似是一家成立1年多時間的新公司,但在一支具備深厚經驗的核心團隊支撐下,儼然成為了國內燃料電池系統領域的一匹黑馬。
王亞波在年會現場分享經驗時表示,燃料電池汽不能局限于示范應用,需要能夠在全國展開更具商業化的應用,才能快速將規模擴大。而現階段如果要在無補貼情況下推廣氫能重卡,企業需要能夠承受終端用戶把價格壓到極致的考驗,需要考量氫能車輛的全生命周期成本(TCO)能否與其他競爭車型持平甚至更低。
事實上,按照49噸牽引車氫能重卡車輛購置成本135萬元來測算,氫價降至25元/公斤(目前鯤華在山西的合作伙伴自產氫自建加氫站,可以做到低氫價),運營年限達到5年,那么氫能車輛TCO可以做到比燃油車、LNG車低(詳細測算如下圖所示)。
“我對氫能重卡接下來的降本很有信心。今年做到135萬元/臺,預計明年可以做到120萬元/臺,到2024年降到100萬元/臺。”王亞波說,氫能重卡降TCO的關鍵在于燃料電池系統降本及降低氫價,這兩塊的降本趨勢將有力降低車輛TCO。
根據歐陽明高院士在今年11月做的一份報告顯示,到2025年燃料電池汽車推廣5-10萬臺規模時,燃料電池系統成本在1000元/kW;到2030年推廣50-100萬臺規模時,成本在500元/kW。氫價方面,以山西為例,該地區具有重卡應用量大及氫源豐富的雙重優勢,是氫源價格洼地,也將成為氫能重卡應用高地。山西模式可以為其他地區所借鑒。
今年以來,氫儲能發電備受行業關注。這背后的底層邏輯在于:在中國未來的能源結構中,可再生能源必定占據重要席位。而大規模發展可再生能源意味著必須要有大規模的儲能,氫能是適合長周期大規模儲能的方式,未來前景廣闊。
對于氫儲能而言,電解水制氫裝備和發電裝備這兩款裝備最為核心,市場機遇凸顯。鯤華科技聚焦其中的發電裝備,在今年3月已經發布了500kW氫儲能發電系統,緊接著還將發布1MW新品,在行業內取得了先發優勢。
整體來看,鯤華科技在大功率燃料電池領域的商業探索頗有成效,是推動行業前行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