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正致辭中就深化中俄能源合作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著力優化營商環境,確保能源貿易持續穩定發展,按計劃有序推進重大項目合作。二是支持能源生產國、過境國、消費國加強協作,暢通國際能源產業鏈供應鏈,維護全球能源市場安全穩定。三是構建綠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積極推動建立全球清潔能源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
俄羅斯聯邦政府副總理諾瓦克,俄羅斯總統能源發展戰略和生態安全委員會秘書長、俄羅斯石油公司總裁謝欽出席開幕式。謝欽宣讀俄羅斯總統普京賀信并致辭,諾瓦克作致辭。
第四屆中俄能源商務論壇由中國國家能源局、俄羅斯總統能源發展戰略和生態安全委員會協調、中國石油和俄羅斯石油公司聯合承辦,旨在為中俄雙方企業搭建對話交流平臺,為促進雙方企業在油氣、電力、煤炭、新能源、能源裝備等領域的長期一體化合作創造條件。論壇主題為深化中俄能源合作,共促能源安全與綠色可持續發展。中國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在論壇上發布《中俄能源合作投資指南(中國部分)》(以下簡稱《指南》)。該《指南》由中國氫能聯盟參與撰寫,分析了能源行業的投資環境,并調研了石油天然氣及深加工、煤炭及深加工、傳統電力、核能、可再生能源、氫能、儲能等行業的現狀及前景、政策和合作機會,并列出了能源合作項目業務流程、能源合作項目的融資和中俄能源合作展望。
《指南》第七章“氫能行業”中指出,中俄雙方共同探索氫能產業多層次多領域合作,為兩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提供新動力,面向全球提供氫能可持續 發展與合作共贏范例。技術裝備方面,中國已初步形成涵蓋氫能制備、儲運、加氫、燃料電池系統集成等核心技術和生產工藝的產業體系,是俄羅斯氫能開發與利用的重要合作選擇。項目合作方面,中國龐大的氫能市場需求與俄羅斯良好的可再生能源資源稟賦形成了優勢互補。中俄雙方可聚焦可再生能源制氫,液氫/管道等長距離儲運,以及工業、交通等下游應用領域開展項目示范,并探索面向東北亞開展氫氨貿易合作。在“深化各領域互利合作,共同維護能源安全”環節,國家能源集團總經濟師劉志江作了題為《強化戰略引領 深化務實合作 開創中俄煤炭互利共贏高質量合作新局面》的主題演講。劉志江表示,能源合作一直是兩國務實合作的重要領域,是兩國經貿合作的“壓艙石”,雙方在煤炭領域也邁出了愈發堅實的合作步伐,合作機制務實高效,貿易業務成果斐然。中俄雙方在煤炭領域合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希望未來雙方合作能夠再上層樓,打造新亮點,開拓新領域,為深化兩國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再添新成果。在“推進能源綠色清潔轉型,助力實現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展”環節,國家能源集團國華投資公司副董事長許立新發表了題為《綠色氫能商業化與中俄合作》的主題演講。許立新表示,國家能源集團積極打造面向全國的綠色氫能供應鏈,在能源金三角、環渤海等區域規劃部署八個氫能基地,初步形成“兩橫一縱”大規模綠色氫能供應網絡。中俄氫能產業鏈合作潛力巨大。雙方可以發揮俄羅斯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潛力,依托現有天然氣管網構建清潔氫能供應鏈,打造中俄綠色氫能基地,逐步開展多場景聯合示范應用,支撐東北亞清潔氫能市場建設。從合作平臺來看,中國氫能聯盟作為國家能源局中歐能源技術創新合作氫能專項牽頭單位,組建中歐氫能技術創新中心,舉辦世界氫能青年科學家論壇,編制中俄能源投資指南氫能專項,持續推動雙邊和多邊氫能合作。許立新還提出了中俄氫能合作建議,建立中俄綠色項目庫、打造東北亞清潔氫能供應鏈、創建“一帶一路“綠色氫能基金。能源合作是中俄務實合作中,分量最重、成果最多、范圍最廣的領域之一。近年來,中俄在氫能領域積極發展。2020年6月、9月,俄羅斯相繼發布《2035年能源戰略》和《2020-2024年氫能發展路線圖》,俄羅斯已將氫作為“資源創新型發展”的重點方向,計劃在2024年前在俄境內建立全面的氫能產業鏈,并且于2024年氫能出口達20萬噸、2035年達200萬噸。2021年11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中俄能源合作委員會中方主席韓正在北京與俄羅斯副總理、委員會俄方主席諾瓦克通過視頻方式共同主持中俄能源合作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韓正指出,應積極拓展能源合作新的領域和內涵,逐步推進可再生能源、氫能、儲能以及能源標準等領域合作。2021年9月6日,為促進中俄在氫能及綠色能源領域的交流及合作,中國氫能聯盟與俄羅斯聯邦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代表處聯合組織了線上交流論壇。


圖 | 由中國氫能聯盟撰寫的《指南》第七章 氫能行業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