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中國氫能聯盟副理事長單位河鋼集團召開低碳發展技術路線圖(以下簡稱“《路線圖》”)發布會,現場發布了河鋼集團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低碳發展目標和“6+2”低碳技術路徑?!堵肪€圖》指出,河鋼集團低碳發展將經歷“碳達峰平臺期、穩步下降期及深度脫碳期”三個階段,通過實施六大技術路徑和建設兩大管理平臺,實現2025年較碳排放峰值降低10%,2030年較碳排放峰值降低30%,并最終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
2021年3月12日,河鋼集團召開低碳綠色發展行動計劃發布會,發布了河鋼碳達峰、碳中和總體目標,明確了實施河鋼集團低碳綠色發展的實現路徑和技術方案,本次發布技術路線圖進一步細化并明確了實施方法。
《路線圖》指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領域。
六大降碳路徑 & 兩大管理平臺
《路線圖》中,河鋼集團按照“碳排放總量和碳排放強度‘雙控’”原則,劃分河鋼集團低碳發展三個階段:碳達峰平臺期(2022-2025);穩步下降期(2026-2030);深度脫碳期(2031-2050)。
《路線圖》明確了河鋼集團的六大降碳技術路徑:“鐵素資源優化”路徑,具體措施包括長流程球團比提高、廢鋼比提高;“流程優化重構”路徑,具體措施包括全廢鋼電爐流程比例提高和界面優化;“系統能效提升”路徑,具體措施包括各種節能技術的應用、智能化管控水平的提高和提高自發電比例;“用能結構優化”路徑,具體措施為綠電應用和綠色物流;“低碳技術變革”路徑,具體措施為氫冶金和CCUS技術應用;“產業協同降碳”路徑,具體措施為發展森林碳匯、綠色建材和城市共融。
《路線圖》提出,河鋼集團將著力推進碳數據管理平臺建設,依托全過程碳排放核算管控平臺,在集團內和行業內開展對標工作,構建減污降碳協同治理的工作機制。構建產品LCA管理平臺,建立鋼鐵產品生命周期數據庫,搭建低碳節能綠色產品生產體系,打造綠色產品供應鏈。
河鋼集團的氫能成績
氫能是河鋼集團履行鋼鐵行業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手段之一。近年來,河鋼集團積極探索氫能產業向規模化、集聚化和高端化發展,全面推進氫能全產業鏈布局,已取得顯著成績。
2019年3月,河鋼集團聯合中國工程院戰略咨詢中心、中國鋼研集團、東北大學聯合成立“氫能產業及技術創新中心”,進行氫能關鍵核心技術的項目研發。
2020年,河鋼集團在張家口地區率先啟動建設全球首例富氫氣體直接還原示范工程,從分布式綠色能源利用、低成本制氫、氫氣直接還原、二氧化碳脫除等全流程和全過程進行創新研發,探索世界鋼鐵工業發展低碳。
2020年8月,河鋼集團邯鄲加氫站建成投產,與濰柴、重塑、飛馳等車企合作,實現49噸重載牽引車、31噸自卸車以及箱式物流車同步穩定運行。
2021年6月,河鋼集團唐鋼氫能專線30輛49T氫能重卡實現商業化運營,是我國首批投運的商業化氫能重卡運行示范路線。
2021年7月5日,河鋼集團氫能重卡投運全國首發儀式在河鋼集團唐鋼新區舉行,標志著我國首條市場化運營的氫能重卡運輸線正式投運。
此外,河鋼集團與中石油、中石化、津西鋼鐵、中溶科技、大唐電廠等企業已達成戰略合作,從氫氣制取、加氫站建設、氫能重卡應用推廣等全產業鏈進行布局,加速氫能重卡產業集群的推進步伐。
對于2022年的發展規劃,河鋼集團擬在唐山市灤州經濟開發區化工產業園內進行制氫工廠建設,設計產能為2萬標方/小時燃料電池用氫,項目分兩期建設,規模均為1萬標方/小時,合集年產氫氣1.42萬噸,該項目預計2022年底建成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