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發展氫能已經有16年的歷史,今年算是等來了氫能發展黃金期的開啟,至少是一個開啟。根據以往我們在天然氣領域的發展經驗來看,當前的氫能行業的發展速度原比當時的天然氣行業要快,也具備更好的發展時機。” 中集氫能科技業務發展總監洪呈忠表示。
在【博輝特冠名】氫氣制儲運專場上,中集氫能科技業務發展總監洪呈忠發表了“發揮裝備制造優勢,攜手打造氫能整體解決方案”的的主題演講。

中集氫能科技是中集集團、中集安瑞科旗下專門承接國內外氫能業務的發展平臺。中集集團經過40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家為全球物流、能源行業服務的多元化跨國業務集團。
中集安瑞科隸屬中集集團的“能源化工食品裝備板塊”,其ISO液體罐箱產銷量、高壓運輸車產銷量居世界前列,低溫運輸車及低溫儲罐市場占有率國內領先,LNG接收站大型儲罐、LNG加氣站模塊化產品及CNG加氣站在國內市場占有率均排名前三。
“從天然氣領域的發展經驗來看,我們推斷氫能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因為我們也是把天然氣的業務從小一直做到現在這個規模,當前的氫能行業的發展速度原比當時的天然氣行業要快,也具備更好的發展時機。”洪呈忠表示。
中集氫能科技在氫能行業已經有16年左右的發展歷史,致力于成為氫能領域行業領先的科技型企業。“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來看,我們也算是等來氫能發展的一個黃金期,至少是一個開啟。“洪呈忠表示。
中集氫能科技的氫能戰略聚焦交通、氫電、氫氣三大領域,已擁有2家全資子公司、2家合資公司、并在石家莊、廊坊、南通、張家港、啟東設有六大國際領先的裝備生產制造基地,形成覆蓋“制儲運加用”氫能全產業鏈的產業格局。

高壓氫氣儲運裝備方面,中集氫能科技的站用儲氫瓶組選用無縫鋼質瓶式容器,旋壓一體成型,容積范圍可根據用戶需求選配,45MPa 儲氫瓶組早在2010年就應用于上海世博會加氫站;氫氣長管拖車產品型號齊全,通過對技術的不斷迭代,氫氣充裝量與拖車卸氣率得到有效提高,可根據客戶需求選用Ⅰ型瓶、Ⅱ型瓶多種產品配置,提供更經濟的運輸方案。
液氫儲運裝備方面,典型應用案例是海南文昌衛星發射基地的300m?高真空多層纏繞絕熱液氫儲罐,占地面積小、安裝方便、結構緊湊、運行平穩、操作簡單、絕熱性能優異。其他液氫裝備產品包括液氫儲罐、液氫運輸半掛車、液氫罐式集裝箱、液氫球罐、液氫車載瓶等,其中液氫儲罐與平板車結合的可移動式功能設計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加氫站及核心裝備方面,憑借多年的加氣站設計、制造、建設經驗,中集氫能科技已在廣州、保定、諸城等多地提供加氫站及加氫母站;是加氫站核心設備自有化程度最高的企業之一,自主研發、設計、生產隔膜壓縮機、液驅壓縮機、加氫機、泄氣柱等多種核心部件。
車載儲氫瓶及供氫系統方面,中集氫能科技已成功為多家品牌車企的物流車、公交車、環衛車、灑水車等提供氫能源動力系統。2021年,中集氫能科技攜手當今世界領先的Ⅳ型儲氫瓶和供氫系統制造商——Hexagon Purus,共同打造亞洲最大的Ⅳ型瓶生產基地,為國際客戶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經濟的氫燃料電池系統解決方案。
除了強大的氫能裝備矩陣實力,中集氫能科技還依托中集集團的產業化平臺,整合集團內不同板塊的產業鏈資源,整合燃料電池、新能源、冶金、石化、電力、港口、工業氣體等工業部門的客戶與伙伴資源,協同發力,打造基于不同場景的氫能標桿示范。
“中集有碼頭、物流,有海工,中集安瑞科海內外有很多的工廠,我們自己本身就有很多的應用場景,也就是說中集海工也好,中集物流也好,也是我們需要開發的應用場景。” 洪呈忠指出。
“在縱深發展壯大自己的氫能裝備實力的同時,我們也深知,中集氫能科技不可能做全氫能應用場景里非常細的東西,我們希望能夠在我們現有提供的這些硬件裝備基礎之上,共同來聯合行業內的合作伙伴一起來開發我們中集內部的應用場景。”他補充道。
以中集氫能科技正在構建的氫能未來城市為例,中集的大規模生物質綠色甲醇項目助力物流巨頭企業實現了綠色集裝箱航運、攜手鞍鋼打造的資源+儲運+應用的端到端示范性綠色產業生態的首個重點項目、攜手寶武清能合建樓宇零碳氫能熱電聯供示范項目、攜手某國際食品業巨頭實施“綠氫、綠電、綠車、綠建”凈零碳工廠設計、香港公共交通氫能化整體解決方案等。

“從這些應用案例來看,雖然現在行業很難,面臨很多的困難,但是只要協同努力,除了在目前的氫能交通領域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之外,還可以制造出更多的應用場景來。我們在氫能同行的身上看到了對行業的高度熱情,也愿意攜手更多伙伴創造更多可能。” 洪呈忠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