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和嘉興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2中國(嘉興)氫能產業大會在嘉興成功召開。百余位來自氫能領域的專家學者、政府主管部門領導和示范應用企業產業代表出席了大會。本次大會以“持續優化區域產業生態 開啟氫能合作新篇章”為主題,在分享全球氫能產業最新政策和技術趨勢的同時,重點就加強區域氫能產業生態建設,加強產業鏈合作和政策協同,打造跨長三角地區氫走廊,推動嘉興市氫能產業示范等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國鴻氫能科技(嘉興)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志祥在大會做了以“雙碳背景下氫燃料電池機遇”為主題的演講,以下為演講全文:

大家好,我是來自國鴻氫能的劉志祥,簡要一句話就是我是從學術界進入產業界的一個有一定代表性的學者。我今天講的主要內容分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上午很多大咖講了氫能的大風向的問題,包括能源安全的問題,以及清潔“雙碳”。“雙碳”是我們的大背景,氫能在“雙碳”大背景下,要發揮除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在這個里面,在交通領域的話,其實我們鋰電池現在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在一定程度上是解決了汽油機的問題,但是我們公路運輸占總的運輸總量的70%以上,這樣的話,我們柴油機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下一步氫能在這個方向上,我覺得會是一個重要的方向,我們也說到,現在的氫的來源從甲醇也可以獲得,甚至風電、光伏以及等等可再生能源可以獲得氫能,最終用在氫氣、發電驅動車輛都是我們實現能源利用的一個重要的方向。
目前我們氫能產業氫燃料電池產業,前年說的是氫能,我做的氫燃料電池,氫燃料電池現在應用的主要方向還是交通領域,交通領域政策上講,鼓勵的政策還是希望我們用在重載交通,這是國家五部委發布的以獎代補政策,這個政策對于貨運、重載、高寒給予了更加優惠的政策,總的政策引導就是說,讓我們做貨運,做高寒,一句話就是讓氫燃料啃鋰電池啃不掉了的硬骨頭。這個是在這種背景下,氫燃料電池目前這幾年發展的重點還是作為氫能重卡,是發展的一個重點。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要考慮氫燃料電池,解決重卡問題我們必須要考慮的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就是燃料電池的功率問題,目前我們氫燃料電池作為重卡應用的主力機型還是100-120千瓦的功率等級,從重卡需求來看特別是我們要作為干線物流運輸的重卡,功率需求基本上會要200-300千瓦,峰值功率需要到300千瓦以上,我們以鋰電池重卡看的話,基本上牽引功率要達到250千瓦左右。也就是說,未來發展的方向還是面向重卡的話,我們燃料電池發動機起碼200千瓦以上,才能滿足重卡在公路干線運輸上的功率需求。
第二個重要問題是成本的問題,這幾年,國內氫燃料電池發展來看成本得以大幅度下降,這個還不夠,未來真正要實現滿足干線物流運輸,我們競爭對象是跟柴油機競爭,一臺重卡的柴油機幾萬塊錢,我們如果是做這樣的測算,包括把燃料電池內部的零部件、關鍵原材料、發動機的部件算下來的話,我們其實現在這么粗略地算一下,不到10萬臺量級,其實終端市場售價可以低于1000塊錢,這個大家業內是有共識的,那個時候我們只需要政策引導,把規模做起來之后,我們就可以讓它和柴油機進行正面的競爭。
又涉及到第三個話題,就是成本是和產量直接掛鉤,我們真正要做到多大產量、產能,才能夠形式和柴油機的競爭態勢,這是我們氫燃料電池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批量生產的一個視頻,這個是遠遠不夠的。看一下這兩個視頻,左邊視頻是特斯拉電芯生產的視頻,右邊的視頻是口罩的生產視頻,做一下測算,如果作為一個單個工廠,10萬臺發動機產能的話,一秒鐘要生產2.8片的雙機板和膜電極,這個產能的話基本上跟我們右邊生產口罩一個產能是基本相當的,我們目前來看,現在我們所有企業都還沒有做好這個準備,真正達到這樣一個產量量級的時候,我們成本一定可以做到和柴油機相競爭。
在這方面,我們國鴻氫能是作為引領氫燃料電池產業走向產業化的一個先行者,我們一直在為了這個方向做準備,我們推動了氫燃料電池產業化以及降本,2020年我們鴻芯G1電堆出來的時候我們做了一個動作,公開了價格引起了業內的震動。但是未來是一定會讓價格快速下降,隨著量的提升,這是第一代的鴻芯G1電堆和鴻途燃料電池發動機,我們今年發布了鴻芯G3鴻芯和鴻途H系統,這個就是面向重載應用時候,開發的大功率電堆和發動機系統,單電堆功率可以到200千瓦,發動機雙堆功率可以到240萬千瓦額電功率,峰值功率可以到270千瓦,未來隨著在其他領域的需要,我們可以在G3的平臺上,可以做到360千瓦的功率,滿足船用或者其他軌道交通應用的需求。針對技術,我們要逐漸走向成熟,做了大量的驗證實驗,這是我們做的相應的一些實驗,這個不細說了,也在走向批量應用的場景,包括20多個省的應用。
成本也跟量密切相關的,我們也在未來了面向未來單廠10萬臺的目標做,包括工藝、生產設備、材料檢測等等各個環節做這個工作,使成本進一步降低,要真正面向未來,單廠10萬臺的量級,接下來是一個視頻,我們已經連續兩年去漠河做測試。
當然剛才專家也講了,氫燃料電池不僅僅是用在交通領域,另一個重要的領域就是用在發電領域,作為分布式發電,這樣一個領域,我們認為是一個新的增長極。通過現在的工業副產氫或者新能源制氫,我們利用氫氣發電,甚至作為儲能,跟電網協同,氫儲能是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氫儲能前面專家也講了,我們做一個簡單的對比,我們說如果是按照做球型儲罐,一個兆帕的1萬標方球形的儲罐,這樣算下來的話,儲氫量是9噸,用燃料電池發電可以發150兆瓦時以上,這樣的占地面積大概是900方,就是30米的直徑的球罐,但是如果按照150兆瓦時,做鋰電池儲能,我們要用2兆瓦時的40尺的標箱,如果這樣算的話要用75個標箱,算下來4000多平方,也就是說,我們總在比較氫儲能和鋰電池氫氣儲能和鋰電池儲能,鋰電子電池儲能的效率可以到70-80%;氫儲能的話,電解水70%多的效率,再加上燃料電池50%的效率,也就是30%左右,但是儲能的規劃是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的,所以未來氫儲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但是我們燃料電池在里面,只是作為最終一個發電的一個設備而已,我們儲能可以規模化,燃料電池發電,可以一天儲10個小時,發2個小時補風,技術路徑都是通的,我們也可以做熱電聯供,利用工廠的副產氫,做供電,同時供熱這樣的技術路徑,技術路徑上都是可以完全實現的,而且在經濟性上也完全可以算過來,目前也是熱點方向,國內外都在做這個方向,我們的同行都在干這個事情。
國鴻氫能在氫儲能或者是氫燃料電池發電領域我們也做了大量的技術儲備,我們鴻源M系列160千瓦模塊以及集成的系統,現在是第一套640千瓦的系統在山西榆林裝機發電應用了,下一代我們要專門為固定式發電開發固定發電燃料電池電堆,這樣讓他在更高效率上,能夠提升整個固定發電的效率,降低成本,那么我們下一代的固定式發電系統,我們是以160千瓦的單模塊,四個模塊構成640千瓦的小模塊,通過模塊不同方式的擴展,可以做到單集裝箱做到2.56兆瓦的發電能力,滿足不同場景的發電的需求,這個是可以并聯,按照前面說的,如果按照150兆瓦時的話,我們可以用多套燃料電池固定發電系統滿足我們的需求。
簡單介紹一下國鴻氫能,是2015年成立在廣東省云浮市一個非常偏僻的地方,是作為中國氫燃料電池產業化的先行者,最近幾年,在各界朋友的幫助下也取得了一些成績,我們發展軌跡每年基本上都有一些代表性的事件,今年代表性的事件我們總部從云浮搬到嘉興市了,我們會開啟新的發展紀元。
我們的產品主要包括氫燃料電池電堆、氫燃料電池發動機模塊、氫燃料電池系統其他一些輔機部件四大板塊。在電堆方面我們是三個產品系列,9ssl電堆系列,鴻芯G1和鴻芯G3電堆系列,我們發電的電堆是這下一個要推出的系列,在發動機方向,我們有鴻途B系列、G系列、H系列,分別對應不同的電堆產品系列,發電裝備是鴻邁系列和鴻源系列,鴻邁系列是針對一些小功率叉車、物流車應用的系列,紅源系列主要針對固定發電、數據中心等等這樣的一些產品系列。
我們應用目前主要是分在交通領域和固定發電領域兩大領域方向,跟前面的片子是對應的,來到嘉興之后,我們的愿景是要在嘉興建立總部,通過三個國際化進行下一步的發展,三個國際化通過嘉興總部以研發和生產作為雙輪驅動,實現人才國際化、資本國際化、市場國際化,走向國際市場。
通過這樣的一個三個國際化,我們希望聚集我們產業鏈的上下游伙伴,在嘉興打造氫燃料電池國際性的產業基地。
所以我們愿景是引領氫能,同創未來。
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