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風氫揚配套的批量49噸重卡正式完成了系統安裝和調試,并由終端運營客戶順利上線運營,標志著風氫揚在49噸重卡應用場景又落一子,并在此前南方區域重卡應用場景的基礎上,實現對北方區域重卡應用場景的覆蓋。
搭載風氫揚120kW系統的49噸重卡,已于今年5月首次批量投入運營,用于港口貨運短駁。據客戶反饋,這批車輛目前已無故障運行超過半年,并在今年長江流域極端高溫天氣環境下,經受住了高溫考驗,保持了正常的出勤率。
11月25日,安陽市舉辦國家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首批運營車輛交付暨河南德力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力公司”)戰略發布、重大合作項目簽約活動。
據了解,安陽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推廣目標是四年推廣505輛燃料電池汽車,建設11座日加氫500公斤以上的加氫站。第一個示范年度(2022年)安陽市推廣應用目標是60輛燃料電池汽車,2座加氫站。當天交付的64臺燃料電池重卡已超額完成推廣數量,同時,由河南鑫磊集團、河南利源集團投資建設的2座日加氫能力1000公斤的加氫站將于本月底完成設備安裝。
11月22日,山西鵬飛集團有限公司首批百輛氫能重卡正式投入示范運營,標志著呂梁市氫能產業發展已經駛入快車道,向著“氣-站-運-車”全鏈條、高質量發展快速邁進。
鵬飛集團首批100臺氫能重卡正式啟動投運,進一步開辟了孝義市氫能多元化、實用化場景應用的新領域,構建起了低能耗、零污染的綠色物流“氫”模式,標志著呂梁市、孝義市氫能產業發展已經駛入快車道。
氫能重卡的商業化進程正在加快。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氫能重卡表現非常亮眼,僅上半年氫能重卡就銷售566輛,飛馳科技、智藍汽車、一汽解放位列前三,占據銷量總量的74%;而下半年來,公開達成氫能重卡交易協議的訂單數量已經突破10000輛(不含已經交付的訂單):
-
9月29日,東風商用車、中國石化、國電投湖北氫動力在武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同步簽訂首批200臺東風氫能渣土車訂單;
-
9月1日,中國重汽、濰柴動力分別與青島圣通華有限公司、淄博展鴻汽車有限公司簽訂1100輛氫能重卡大單;
-
8月30日,卡睿智行聯合某頭部整車企業與中國交建共同簽訂了600輛氫能無人重卡大單;
-
8月16日,一汽解放、重塑集團和輕程物聯網氫燃料電池汽車三家企業共同簽署了1000輛氫燃料電池重卡整車推廣與應用戰略協議;
-
8月15日,金龍汽車、華昌化工與中國外運共同簽訂500輛氫能重卡協議;
-
8月11日,佛山飛馳汽車、國鴻氫能與晉南鋼鐵集團等簽署了300輛氫能重卡協議;
-
7月22日,中極氫能、格羅夫與特弘煤炭、蒙匯通科技等公司簽署了5700輛氫能重卡大單;
-
7月5日,北汽福田、億華通與北京市路路橋集團簽署了500輛氫能重卡大單;
-
7月初,迪威立方與雄川氫能簽署82輛氫能源燃料電池自卸汽車合作運營協議。
可以看出,氫能商用車的推廣應用加速推進中。據中汽協數據統計,氫能重卡自2020年開始小批量落地示范,2021年氫能重卡的交強險上牌銷量占比已達41%,同時,國內氫能重卡銷量在過去的一年里增長了42倍,占新能源重卡市場的份額從2020年的0.7%已上升7.46%。中國物流行業對重卡的需求,氫能重卡行業空前景氣,將挑起氫能源車產業的大梁。
不過,技術優勢和使用成本是氫能重卡得以突破市場的基礎,但要讓氫能重卡走向規模化商用,依然需要解決以下難題。
當下,由燃料電池成本高,加氫貴且不便帶來的氫能重卡市場化推廣難題正在逐步解決的過程中。
此外,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與鼓勵,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的《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中,首次將氫能上升至國家能源戰略地位,指出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后,多地相繼出臺氫能產業規劃,部分政策明顯在向重卡領域進行傾斜。例如上海市發布的《上海市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2-2035年)》就提到,在交通領域全面推廣氫燃料電池在重型車輛的應用,拓展至客車、貨車、叉車、渣土車、環衛車及大型乘用車市場。
雙碳目標下,高排放的燃油重卡正是實現新能源替換的重要細分市場。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曾表示,氫能接下來重點應用領域是重卡,重卡將率先進入氫能重卡時代,尤其替代柴油重卡等柴油車是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的當務之急。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加氫配套設施的逐漸完善,氫能重卡邁向商用征途的號角已經吹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