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電能是過渡,氫能才是未來,電動汽車在年末紛紛漲價,氫能汽車是否會讓你心動?還別說,氫能源汽車正在漸漸成為現實。一方面,從冬奧會之后格局打開,氫燃料汽車正式成為鼓勵的對象。另一方面,氫能源汽車也在變得越來越多,從乘用車、客車、物流車到重卡和工業用車,每一個細分領域都在使勁。像純電動汽車那樣省錢,還能加氫五分鐘,行駛700公里,你不心動?

我們先來看下,你大概會有哪些選擇?豐田這邊,74.8萬元-75.1萬元的豐田中級車Mirai是豐田旗下的第一款燃料電池汽車,如果你真有興趣的話,廣汽豐田這邊會有50輛第二代豐田MIRAI名額,又或者可以嘗試尋求平行進口渠道。如果你覺得太麻煩的話,69.99萬元長安深藍SL03 730氫電版可以考慮一下。如果你覺得那兩款車比較小又太貴了的話,上汽大通MIFA 氫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除了已經上市的車型,國內大廠吉利、長城,國際品牌寶馬、大眾、通用、本田等等都在憋著勁呢!它們有的早在技術年前就在投入技術研發,有的早在幾年前就推出過相關的產品,一旦環境適合的話也能很快出車。

從目前來看,氫能源汽車既有貴的,也有便宜的,唯一的問題可能就是加氫站不夠多和使用成本的問題。按理說,氫應該是最便宜的能源,因為氫氣制取實在是簡單,除了工業制氫這一條路之外。各種光電、風電、潮汐能產生的“垃圾電”都可以制氫,副產品氧氣也可以賣成錢。另外,波谷電也可以有另外的一種能量儲存形式了。氫能千般好,還不產生污染,所以氫能才有終極能源的美譽。

但是這種簡單的氣體本身卻難以被馴服。因為它的分子質量小,在同等條件下分子熱運動速度快,穩定性差,不容易壓縮。再加上原子半徑小,很容易泄露,甚至破壞金屬產生“氫脆”的現象。所以氫能源汽車最大的難點說白了就是儲氫的問題。很多車企采用厚厚的高強度鋁合金罐體,并且在罐體外面敷設了厚厚的碳纖維,成本著實不低。但你以為這樣就足夠安全了嗎?

氫氣這玩意兒無色無味,泄露在空氣中濃度從4.1%到74.8%容易發生爆炸,如果發生在空間相對封閉的地下停車場,保險這邊的錢怕是遠遠不夠啊!

正因為氫能源看起來很美,但用起來卻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所以具體到車子上面無論豐田Mirai、長安深藍SL03 730氫電版和上汽大通MIFA 氫,賣七八十萬也好,三十來萬也罷,這個價格賣車肯定是不賺錢的。更多的是他們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搶占市場的制高點。豐田Mirai想布局中級轎車、長安深藍SL03 730氫電版想成為氫能領域的特斯拉或比亞迪,上汽大通MIFA 氫想直接復制造車新勢力投身中大型MPV的成功案例。一旦未來之選變得成熟,氫能產業或許成本會指數級降低。問題在于,你家附近有加氫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