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政策推動下,加氫站布局持續加速為燃料電池行業的穩步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國內燃料電池電堆及系統正向大功率快速迭代升級,技術水平快速提高。與此同時,燃料電池產品的制造成本大幅降低,國產化程度也有所提高。浙商證券指出,隨著氫能產業規劃的落地、燃料電池技術的不斷迭代、核心材料的國產化,燃料電池成本有望快速下降,逐步進入市場化進程。相關概念股:億華通、濰柴動力、東方電氣、美錦能源。
12月3日,由中國能源研究會燃料電池專委會主辦的大灣區“氫陶都—綠色搬運體系”建設正式啟動,廣東新氫動力氫能工業車輛生產線投產。據悉,此次投產的生產線是專業生產適配于工業車輛的動力系統,是國內首條(套)專屬于氫能工業車輛制造生產線,突顯氫能車輛應用端專屬場景的技術及產品應用價值。
新氫動力還發布了多款氫能產品,其中包括搭載固態金屬儲氫系統的3.5噸氫燃料電池叉車、7噸氫燃料電池叉車、6噸氫燃料電池牽引車、氫燃料電池觀光車以及氫燃料電池移動電源等。
下半年以來,國內多地發布氫燃料電池汽車相關發展規劃,促進產業快速發展。
12月6日,廣州市新能源汽車發展工作小組辦公室印發《廣州市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工作方案(2022-2025年)》。其中提出,到2025年,燃料電池汽車達到規模化推廣應用,全產業鏈實現補鏈強鏈,綜合實力居全國前列,加氫站布局建設穩步推進,初步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能樞紐;并力爭全市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規模超過100億元,培育不少于5家在產業鏈核心零部件領域排名全國前五的頭部企業,引領燃料電池汽車的技術升級和成本下降,打造覆蓋全產業鏈、技術先進的燃料電池汽車核心零部件和整車研發制造基地。
11月25日,據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發布,2023年前,北京市力爭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3000輛;2025年前,力爭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此外,2025年前,北京市力爭建成并投運加氫站74座。
11月23日,上海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表明上海將全力打造未來能源產業集群。在氫能領域,上海計劃到2025年建設各類加氫站70座左右,建成3到5家國際一流的創新研發平臺,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突破1萬輛,氫能產業鏈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此外,吉林、廣州、中山等地也有類似規劃。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高速增長,今年以來燃料電池汽車市場也呈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根據中汽協發布的數據,今年10月,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7輛和301輛,同比分別增長370%和540% 。今年前10個月,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00輛和2400輛,同比分別增長180%和150%。
企業對燃料電池在技術等方面的提升,也將進一步帶動燃料電池產業降本。研究數據顯示,氫燃料電池系統的國產化程度已從2017年的30%,提高到了2020年的60%。2021年,產業實現了更多技術突破,東岳未來氫能年產50萬平米質子膜自動化產線已投產。
浙商證券分析認為,受益于燃料電池規模化發展,2021-2025年,我國燃料電池系統及電堆將進入快速降本區間。預計在2021-2025年、2025-2035年系統成本復合年均降幅分別為 16.9%、5.3%。預計2025年,國產電堆及系統成本將分別降至1227.9元/千瓦、2384.3元/千瓦;到2035年,國產電堆及系統成本將分別降至603.9元/千瓦、1388.9元/千瓦。同時,電堆在系統總成本中的占比將逐漸降低。
該機構指出,隨著氫能產業規劃的落地、燃料電池技術的不斷迭代、核心材料的國產化,燃料電池成本有望快速下降,逐步進入市場化進程。看好提前布局具備核心技競爭力的燃料電池電堆及系統供應商:億華通、濰柴動力、東方電氣、雄韜股份、天能動力;具備燃料電池核心部件自供能力的整車企業:上汽集團、長城汽車;燃料電池車載氫系統及核心部件供應商:京城股份、富瑞特裝、亞普股份、中材科技。
國融證券表示,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覆蓋上游制氫、儲氫、加氫的配套廠商、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廠商和下游整車廠商。產業鏈中最核心的是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燃料電池動力系統主要包括燃料電池系統、驅動電機及控制系統,整車控制系統、輔助電源、儲氫裝置。氫燃料電池是氫能產業鏈最核心的部分,占全車價值40%,電堆中的催化劑、雙極板、質子交換膜等是產業鏈上占比較大的重要部件,以海外供應為主導,國產替代空間大。
該機構關注三條投資主線:
1)國內氫能重卡放量帶動,建議關注美錦能源、億華通等;
2)有望加快推進核心技術和材料國產化的環節,關注東岳集團、貴研鉑業等;
3)積極通過參股巴拉德入局燃料電池行業的企業,建議關注大洋電機、濰柴動力等。
相關概念股:
億華通:該公司與新疆伊寧簽署光伏綠電制氫源網荷儲一體化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同推動光伏電站、電解水制氫、加氫站、氫儲能、氫燃料電池整車應用等項目。預計電解水制氫工廠產能達到每年2萬噸綠氫,計劃建成加氫站20座,可滿足3000余輛氫燃料電池重卡的日常運營需求。
濰柴動力:已全面布局電池電堆、電機、電控、雙極板、空壓機等關鍵核心零部件,搭載公司氫燃料電池系統的車輛已批量投放市場。目前,公司正在加快推進技術研發、商業化落地等工作。
東方電氣:該公司旗下東方氫能自主研發的 OLAS 270A 燃料電池系統通過國家強檢認證,各項參數指標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其中系統額定功率達 270 千瓦,峰值功率達 272 千瓦,是目前國內功率最高的燃料電池單機系統。
美錦能源:該公司已建設4 座加氫站,已開工和計劃建設的加氫綜合能源站共有15 座,全產業鏈布局效用顯著,預計2022 年公司業績中氫能業務貢獻有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