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上的綠色合成氨計劃都如期如質完成,2030年代中期總產量將超過現在全球合成氨產業的一半,可以將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1%。
氨(NH 3)是一種極其重要的化學品,生產量約每年1.5億噸,其中約70%會變成農業肥料,另外也有制藥和清潔產品應用,與此同時,氨氣也是潛在的零排放燃料,或者當成綠氫的運輸媒介。
傳統的氨氣是由氮和氫形成的高反應性、刺激性氣體,制造主要是涉及天然氣、甲烷的哈勃法,占全球化石燃料使用量2%,每生產一噸氨會產生2.6噸二氧化碳,每年總計就超過4.2億噸,帶來龐大的溫室氣體排放。
如果要打造綠色氨氣,實踐2050凈零碳排,其實也跟再生能源發展有關。氨能協會(Ammonia Energy Association)表示,綠氨價格基本上取決于再生能源的價格,若再生能源價格在每MHh 50美元或以下,氯氨就比甲烷制氨更便宜。
而現在有很多國家的太陽能、風力發電成本確實已經低到產生足夠的綠氨。
大型綠氨綠氫計劃越來越多。
像是巴西化學品Unigel已經開始在巴西東北部的巴伊亞州建設一座綠色氫、氨聯合工廠,計劃在2023年先開四分之一產能,到2025年將增加到每年生產40,000噸綠氫和240,000噸綠氨。
新西蘭電力公司Meridian Energy也與澳洲石油公司Woodside Energy合作,將在新西蘭南島展開Southern Green Hydrogen計劃,通過容量高達600 MW的再生能源,助力每年550,000噸用于出口的綠氨工廠。
英國Hive Energy也在2021年宣布,將在南非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場(預計1 GW),準備供電納爾遜·曼德拉灣大都會自治市的綠色合成氨工廠Coega,每年將生產780,000噸綠色氨水,主要出口到東亞、歐洲和美國,預計2025年開工,第一期于2026年投產。
美國化學工業公司Air Products和沙特阿拉伯ACWA Power也投入沙特阿拉伯的“新未來城Neom”計劃,耗資50億美元、4GW的綠色合成氨工廠Helios Green Fuels ,目標是到2026年投入運營,每年生產130萬噸綠氨并用于出口。
澳洲也有一個耗資31.5億美元的H2-Hub計劃,擁有3GW的電解能力,計劃在2030年起每年生產200萬噸綠氨并輸出,目前H2U已與Korea East Power簽署出口MOU;澳洲另一個綠氫計劃Murchison Hydrogen Renewables的目標則是到2030年安裝5 GW風能和太陽能,以及3 GW電解能力,并每年生產約220萬噸綠氨,最終投資決定將落在2025年。
CWP Global正在非洲開展兩個GW級計劃,其中之一是摩洛哥的AMUN計劃,其兩階段每年將生產高達280萬噸綠氨,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為6 GW,之后將擴大至15 GW,產量將增加近兩倍。還與位于非洲毛里塔尼亞簽署400億美元的MOU,用來建設30 GW再生能源和一個年產量達1,000萬噸的綠氨設施,年將電解5,000萬立方米的水。
洲際能源公司(Intercontinental Energy )也正計劃四座以上的綠色合成氨計劃,包括在澳洲的26GW亞洲再生能源中心,以及25GW的Green Energy Oman計劃,每年產出180萬噸綠氫和1,000萬噸綠氨,西澳綠色能源中心的目標則是在2030年每年生產2,200萬噸綠氨。
該公司在沙特阿拉伯也有大規模計劃,像是在沙特阿拉伯再生能源中心(Saudi Arabia Renewable Energy Hub)的計劃是,在2030年每年生產1,650萬噸綠氨,并于2035年增加到每年2,200萬噸。
另外還有德州的60 GW氫城,以及遍布西班牙、法國和德國的大型HyDeal Ambition計劃等,雖然很多計劃都還在早期階段,但隨著脫碳加速,還有更多的需求,未來發展應會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