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元鋆 諾基亞成長基金 中國顧問委員會主席
鄧元鋆先生曾任諾基亞成長基金(NGP Capital)管理合伙人及董事總經理、開云汽車的合伙人,擁有逾30年的IT從業經驗,在中國創投行業領域擁有廣泛聲譽,帶領NGP Capital成功投資了小米、UC 優視、趕集網、松果出行、升哲科技、松鼠Ai等公司。
鄧元鋆持有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士學位,以及加州州立大學富爾頓分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觀點集錦
熱衷數字化轉型 自建系統和購買第三方服務哪個更好?
中國市場數據和場景資源豐富 數字化轉型優勢明顯
不被大數據和AI套路 這一賽道需求大
出行、運輸業是“雙碳目標”的主賽道
“最后一公里”或將是氫能運輸的突破口
未來兩三年 氫能動力將推動“最后一公里”場景落地
布局氫能車“最后一公里”賽道看什么指標?
采訪摘要
熱衷數字化轉型
自建系統和購買第三方服務哪個更好?
記者:感謝鄧總接受第一財經專訪,現在很多公司都在做數字化轉型,當中都有一個部門去整合數據和AI體系,無論是自己公司的一個部門,還是購買第三方服務來實現,都是一筆不小的投入。我知道諾基亞成長基金也在布局這個領域,您認為未來在這個領域形成一個統一的市場、規模、模式,這一賽道的投資機會是否是非常確定的?
諾基亞成長基金 鄧元鋆:無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都有數字化轉型的需求。我是渣打銀行集團的董事,了解到他們在做數字化轉型,我也投資了很多中小企業,他們也在轉型。無論是大的銀行、小的創業公司,在轉型的時候,都面臨自有資金、資源總不夠的問題,為什么不夠?因為你要做得很好,就需要龐大的資源和資金投入。在這方面剛好市場上有很多創業公司,她們針對數字化轉型,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資源,也做出了很多創新方案。所以無論是大企業、中小企業都可以在市場上找到第三方來幫助自己轉型。當然我們也要考慮一家公司它要轉型,存在定制化的需求、就需要特別的服務,這個時候需要第三方平臺和自己團隊兩方面的結合,才做出適合自己的一個方案。
所以這也是我們看到的投資機會,NGP(諾基亞成長基金)在這方面也投了一些創業公司,包括Dataloop。它是一個平臺公司,覆蓋領域包含零售、農業、機器人、自動駕駛、建筑行業等等,這表明這類平臺公司,是被很多行業接受的,它所做出的方案可以覆蓋很多方面的應用。這樣以來,他所服務的公司在效率、質量方面,都可以得到更好的回報。
當然,好的專業化的第三方服務平臺,是不是由一家公司統一來做?可能并不是,也許需要由數家公司來打造這方面功能更完善、更專業的平臺,我覺得這也是國家鼓勵的。
中國市場數據和場景資源豐富
數字化轉型優勢明顯
記者:您認為在目前數字化經濟的市場中,中國市場的優勢是什么?目前我們要努力避免什么樣的問題的出現?
諾基亞成長基金 鄧元鋆 :中國最大的優勢就是我們夠大,我們有足夠龐大的數據體量、足夠豐富的應用場景,很多不同應用的場景都在中國,中國在這方面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很多國內外的技術創新公司,包括工業軟件、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等等,被國家劃定為重要發展領域,所以我們是有一定的優勢。現在我們看到從全球范圍里看,在很多領域中國已經領先其他國家很多。我們從移動互聯網的應用、數字化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我們都具有很大的競爭優勢。作為全球工廠,我們國家在工業化、生產制造領域,也有非常大的優勢。未來由于AI需要大量數據、大量場景,這方面我們也是有很好的優勢。
不被大數據和AI套路 這一賽道需求大
記者 :鄧總我們剛才談的更多是從公司層面的一些問題。我們回頭來看,從個人的層面來講,比如說我們每一次的購買、消費、瀏覽的行為,都會被互聯網忠實的記錄下來。比如說我們在購買某一款產品的時候,你以會員的身份去登錄,顯示的是一個價格,你以另外的一個身份去登錄或者換一個手機、ID去登錄又是另外一個價格。所以現在有一種新的風潮,大家不想被互聯網的大數據、AI所套路,您認為這種需求是否會形成一個特別大的市場,值得去做投資?
諾基亞成長基金 鄧元鋆:是的,很多國家都出臺了有關數據安全的法案,怎么去保護消費者?無論是美國、歐洲、中國、亞洲,很多地方都有這方面的考量。這是未來特別重要的一個領域。當然法規是可以幫助我們更安全地利用數據,但是很多非法的行為也仍然在發生。一方面我們希望更高效、更便捷的利用數據來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各個行業的發展水平,這也是數字經濟的一個重要目標。
但是怎樣保護數據安全、保護用戶隱私也確實成了大家面臨的一大問題。除了國家政策引導推動,很多創業者現在也朝著這條路來發展,在保護私用戶權利和隱私、劃分數據歸屬邊界、提升企業數據安全水平等領域發力,這也是我們諾基亞成長基金在關注的領域之一,我們也看到在這個領域全球都有很多的新的發展。
出行、運輸業是“雙碳目標”的主賽道
記者:在“雙碳目標”的背景之下,很多的公司都努力在做碳中和和轉型。您也是開云汽車的高管,就在這個領域當中是否低碳領域在交通運輸領域當中的應用賽道,是低碳當中最重要的一個主賽道,您怎么來看待這一賽道的機會?
諾基亞成長基金 鄧元鋆:當然我是非常認同在整體的運輸出行方面,低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量。很多行業,比如我們現在看到的電力行業、鋼鐵等很多碳排放比較高的行業已經被管控了。你一定要守住碳的指標,但這明顯還是不夠的。
我們可以看到,對于減少碳排放來說,出行運輸行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行業。除了這些目前被管控的高碳排行業,其他行業也一定要參與,才能夠幫助國家實現“雙碳目標”。我們覺得未來的能源一定要更綠色,而最綠色的能源除了太陽能和風能,氫就是最綠的能源。所以在支持雙碳這個目標,我們看到一定要有一個很好的清潔能源,而且要有大規模的這方面的落地才能有很好的貢獻。
我們也可以從十四五規劃里面看到,氫能發展的長期規劃已經出臺。我們看到未來氫的成本也會不斷降低;氫的基礎設施也會更加普及;怎樣去把氫更快、更大量去落地,我們看到就是“最后一公里”的快遞這一領域。假如數以百萬計的快遞車都可以用氫來推動的話,那它就是最大量的氫能源的落地場景。如果我們有大量的這方面的推動,基礎設施建設也跟上,在推動氫能源車方面就會有很好的突破。所以我們覺得在這方面會有很好的一種發展。
“最后一公里”或將是氫能運輸的突破口
記者 :鄧總,我們看到過去整個產業中對于氫能源的使用,更多集中在大型的飛行器和大型的運輸車輛上,但您剛才提到了“最后一公里”這樣一個應用場景和范圍,以我們過去的對這個行業的觀察來看,這部分是電能更普及的領域,但您卻篤定未來是氫能會更加普及的一個領域。能不能闡述您的理由?
諾基亞成長基金 鄧元鋆:氫能的發展它確實是需要一個過程的。由于它成本比較高,所以一般來講,你不能用在一個小型的車上面,因為太貴了,誰來買單是吧?
我們現在看到有一些創業公司、一些央企,一直在著力推動氫能的發展。我們看到他們氫堆研發在小型車應用方面已經有不少突破;此外,也要看車本身的設計怎樣,是不是能夠滿足用氫來推動,而且能夠把成本降到非常可控的狀態,如果滿足這些條件,就可以了。所以我們也是經過很長的時間來推動這一賽道的發展,也和很多合作伙伴一起研究優化目前的解決方案,一起推動一個非常小型的商用車、快遞車在“最后一公里”的廣泛應用。只有當它是符合成本要求、符合各方面需求的,才能被推動。
所以從全球來講,用氫來推動的小型商用車,目前大量的落地我們現在還沒看到,所以這就是一個創新的領域。未來我覺得只要我們有這樣的一個落地的場景,氫的發展就會更快,我們綠色減碳、綠色能源的應用也會更快,這樣對國家達到2030和2060的“雙碳目標”,我認為也是非常不錯的一個貢獻。
未來兩三年 氫能動力將推動“最后一公里”場景落地
記者:但是目前氫能運輸它的價格比較高,應用的場景又被很多相對方便的鋰電池設備所占據,所以您覺得如果這樣一個產業,真正能夠在“最后一公里”得到廣泛應用,這一天到來的話,大概要幾年?5年10年還是更短的時間?
諾基亞成長基金 鄧元鋆:更短的時間。我希望在未來兩三年可以看到這一賽道獲得大力的推動。開云汽車在這方面已經做出了大量的嘗試和完善,我們希望讓大家很快就可以看到氫能車的落地,近年來氫能相關企業也有了很多突破。當然氫能價格、生產、儲存、運輸、應用、整個環節都要有突破,但首先你要有一個場景可以利用它。它才能進行更好、和大量的投入。
所以我們看到這個場景,確實是讓大家會覺得非常興奮的一個領域,因此,我們也看到未來氫能車在“最后一公里 ”賽道它的成本曲線是可以做到的。
布局氫能車“最后一公里”賽道看什么指標?
記者:如果我是一個投資人,我想跟隨您做氫能車在“最后一公里”賽道的的投資布局的話,我要看到哪一個絕對指標出現,我才可以去投入重金到這個賽道?
諾基亞成長基金 鄧元鋆:要看到所謂的一個a proof point,就是你怎么證明你真的能落地。我們現在有車,它是由氫能來能推動的,氫堆已經落地在我們的車里面,它已經能走在這個場景里,這個車在北京真的跑起來了,并且這個車是非常小的氫堆來推動的,那么我們就看到了一個里程碑,也就是說真的落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