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立木信息咨詢發布的《中國稀土儲氫材料行業市場研究與預測報告(2023版)》顯示:稀土儲氫材料的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末,荷蘭菲利普實驗室最早發現LaNi5合金具有可逆吸放氫的特性。各國學者在該合金的基礎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對稀土系儲氫合金的組分和生產工藝進行了優化改進,開發出來一系列活化性能好、克容量高和循環壽命長的稀土儲氫材料。稀土系儲氫材料主要以鎳和稀土金屬為生產原料,通過真空感應熔煉爐進行規模化生產,使用的生產原料中有三分之一左右是輕稀土金屬。而且目前產業化生產的稀土儲氫材料絕大部分都已經去鐠釹化,原料以儲量最為豐富鑭、鈰元素為主,所以稀土儲氫材料的市場應用量對推動中國輕稀土資源的充分利用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國稀土儲量豐富,為儲氫材料行業的發展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市場保證。2022年我國稀土資源儲量約4500萬噸,我國占全球稀土資源總儲量37%,但儲氫材料成本偏高是制約其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目前中國稀土儲氫材料行業產能集中度較高,主要生產企業包括廈門鎢業、四會市達博文實業、江西鎢業集團、內蒙古稀奧科貯氫合金有限公司、中稀(微山)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和包頭三德電池材料有限公司。
稀土儲氫材料是目前唯一實現大規模商用化的儲氫材料,市場規模與產量占據主導性地位。2022年我國儲氫材料產量1.42萬噸,其中稀土儲氫材料產量1.28萬噸,2022年中國稀土儲氫材料市場規模約7.9億元。
預計未來幾年儲氫材料市場規模將穩步增長,2027年我國儲氫材料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