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氫能領域又有不少新消息。
國外方面,據外媒6月6日消息,美國政府宣布了清潔氫能發展目標,在2050年之前將溫室氣體排量削減10%。
去年9月美國能源部(DOE)發布《國家清潔氫能戰略和路線圖(草案)》指出,到2050年清潔氫能將貢獻約10%的碳減排量,到2030、2040和2050年美國清潔氫需求將分別達到1000、2000和5000萬噸/年。
今年3月,歐盟委員會發布了名為“歐洲氫銀行”的戰略政策文件,計劃投資30億歐元在歐盟建立“未來氫能市場”,到2030年將綠氫年產量提升至1000萬噸,并每年從域外國家進口1000萬噸綠氫。
國內方面,6月2日,經中國工程院專家組現場確認,由東方電氣集團與深圳大學/四川大學謝和平院士聯合帶隊,開展的全球首次海上風電無淡化海水原位直接電解制氫技術海上中試,在福建興化灣海上風電場獲得成功。此次海試的成功,標志著中國率先實現了海上風電可再生能源和海水直接制氫的一體化技術體系。
4月,據新華視點微信公眾號報道,由中石化建設的我國首條“西氫東送”輸氫管道示范工程被納入《石油天然氣“全國一張網”建設實施方案》,標志著我國氫氣長距離輸送管道受到國家政策認可和支持,發展進入新階段。
氫能行業進入實質爆發前夕
國金證券表示,海外氫能技術積累和政策規劃處于領先地位,企業年報體現的氫能業務高增速、高訂單、高擴產印證氫能行業已經進入實質爆發前夕。具體來看:
1)氫能業務高增速。2022年海外頭部氫能公司相關業務收入高增,Plug、NEL、ThyssenKrupp和Enapter電解槽及氫能相關營收分別同比增長70%/61%/25%/74%,達2846萬美元/7.48億挪威克朗/2.75億歐元/1467.14萬歐元。
2)訂單規模普漲翻倍,PEM和堿性電解槽齊頭并進。
2022年電解槽需求快速放量,海外電解槽頭部廠商訂單額及積單量均實現高增。Plug Power已簽訂多個GW級電解槽項目訂單;NEL新增電解槽訂單達22.75億挪威克朗,同比增長135%;Siemens簽約電解水制氫工廠項目訂單及在建電解槽項目規模超75MW;ThyssenKrupp氫能部門積壓訂單達14億歐元。
3)電解槽產能翻倍擴張,2023年超GW級別。
Plug Power現有PEM電解槽產能約1GW,預計將于2023年擴產至3GW;Cummins可拓展PEM電解槽產能至1GW以上;Siemens Energy的PEM電解槽預計于2023年實現首個1GW并投產;ThyssenKrupp計劃擴產堿性電解槽產能至5GW;Enapter預計將MW級AEM電解槽擴產至月度萬臺。
國金證券分析指出,緊密跟蹤海外情況可對國內氫能發展和投資標的選取提供指引,1)上游均與新能源搭配,光伏/風電+電解槽制氫;2)下游應用領域為交通、化工、工業、儲能,客戶以能源化工和物流倉儲企業為主;3)能源化工企業配套原有業務入局。
相關產業鏈
德邦證券指出,多因素驅動我國綠氫產業爆發式增長,2023年以來我國綠氫產業的景氣度明顯提升,2023一季度國內有13個綠氫項目簽約或進入開工環節,涉及綠氫產能超15萬噸/年,電解槽容量達835MW,已超2022年全年。
資料顯示,氫能產業主要有“制、儲、運、用”四大環節,其中上游制取環節,目前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氫、工業副產氫和電解水制氫等方式;中游儲運環節存在氣態、液態、固態等方式,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建設也是重要部分;下游應用環節,當前氫能主要應用在工業領域,未來有望擴展為交通、工業、建筑、儲能等多領域。
西部證券表示,在“雙碳”大背景下,新能源蓬勃發展,配套綠氫項目就地消納新能源電力有助于減少其對電網波動性影響,綠電制備綠氫趨勢有望加速。
其預計2022年全球電解槽新增約1GW,2026/2030年分別達到30/127GW,2022-2030年復合增長率83%;對應電解水系統市場規模2022年約31億元,2026/2030分別達761/2420億元,2022-2030年復合增長率72%;制備綠氫規模2022年約8.9萬噸,2026/2030年分別達266/1949萬噸,2022-2030年復合增長率96%。